-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3课时典型例题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数学:秦老师2025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学:秦老师题型一互余、互补的角的关系的综合例1.已知∠α与∠β互为补角,且∠β比∠α的一半大于15?,求∠β的余角。思路引导审条件析过程求结论∠α与∠β互为补角∠β比∠α的一半大于15?∠α+∠β=180?∠β=-∠α+15?21∠β的余角=90?-∠β求∠β代入解方程代入计算点拨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找准等量关系,利用补角、余角的概念求解。
解:由题意得∠α+∠β=180?∠β=-∠α+15?21故∠α+-∠α+15?=180?21解得∠α=110?把∠α=110?代入∠β=-∠α+15?21解得∠β=70?所以∠β的余角为90?-∠β=20?练习1.一个角的补交和这个角的余角的2倍互为补交,求这个角的度数。
题型二对顶角与角平分线的综合应用例2.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DOB,若∠AOC=70?,求∠EOC的度数。ABCDEO解(方法一)如图2所示图1因为∠DOB与∠AOC是对顶角所以∠DOB=70?又因为OE平分∠DOB所以∠1=-∠DOB=70?÷2=35?(角平分线定义)所以∠EOC=∠DOC-∠1=180?-35?=145?(补角定义)图2ABCODE12321解(方法二)如图2所示因为∠DOB与∠AOC是对顶角所以∠DOB=∠AOC=70?又因为OE平分∠DOB所以∠2=-∠DOB=35?又因为∠3=∠AOB-∠AOC=180?-70?=110?(补角定义)所以∠EOC=∠2+∠3=35?+110?=145?12
练习2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FOC=90?,∠1=40?求:(1)∠3的度数。(2)∠2的度数。ABCDOEF123
题型三对顶角性质的实际应用例3.真实情境--生活情境考古工作者在某地考察时,发现了一座古塔。为了实地测量这座古塔外墙底部墙角(如图)所示的∠AOC)的大小,在不能进入塔内的情况下,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帮考古工作者设计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BACDEFGH图1图2----------NM解:如图2所示延长AB到点M,延长CB到点N,这样在古塔外部得到∠ABC的对顶角∠MBN,由对顶角相等可知,只要测量出∠MBN的度数就可以确定∠ABC的度数。
题型四判断直线的位置关系例4.如图所示,o为直线AB上一点,∠AOD:∠DOB=3:1,OD平分∠COB,试判断AB与OC的位置关系。分析:由于∠AOD:∠DOB=3:1,可得∠BOD=45?又由于OD平分∠COB,可得∠COB=2∠BOD=90?所以OC?ABABOCD解:因为O为直线AB上一点所以∠AOB=∠AOD+∠DOB=180?因为∠AOD:∠DOB=3:1所以∠DOB=-×180?=45?又因为OD平分∠COB,所以∠COB=2∠DOB=90?所以OC?AB(由直角得垂直)41
练习4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OM?AB。(1)若∠1=∠2,判断ON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1=-∠BOC,求∠MOD的度数。41ABNDCM∟12
题型五垂线性质的应用例6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直线公路AB上由A向B行驶,M,N是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1)设汽车行驶到公路AB上点P的位置时,距离村庄M最近行驶到点Q的位置时,距离村庄N最近。请在图中的公路AB上分别作出点尸和点Q的位置。(2)当汽车从A出发向B行驶时,在公路AB的哪一段路上距离M,N两村庄都越来越近在哪一段路上距离村庄N越来越近,而距离村庄M越来越远(分别用文字表述你的结论)…………PQ解(1)当过点M作MP?AP,垂足为P,过点N作NQ?AB,垂足为Q,点PQ就是要作的两点(如图所示)。(2)当汽车从A向B行驶时,在AP这段路上时,汽车距离两个村庄都越来越近;在PQ这段路上时,汽车距让村庄N越来越近,距离村庄M越来越远
练习如图上图所示,已知点P是直线MN外一点,点ABC是直线MN上三点,点A、B、C是直线MN上三点,分别连接PA、PB、PC。(1)通过测量的方法,比较线段PA、PB、PC的长短,直接用“”连接。(2)在直线MN上能否找到一点D,使PD最短?如果能,请在图中作出线段PD,并说明事论依据,如果不能,请说明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课件(北师大版2024).pptx
- 第1练分子动理论内能.docx
- 第2讲电场能的性质.docx
- Module4SeeingthetorUnit3Languagepoints课件八年级英语下册.pptx
- 第4讲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docx
- Unit3DiverseCulturesReadingandThink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pptx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pptx
- 认识不等式课件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 Lesson10RainandSun(课件)-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pptx
- 辽宁省大连市三校联考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24中8中育明)物理含答案.pdf
最近下载
- vitamix-料理机食谱其他--29种.pdf
- 口腔正畸学第九章 常见错牙合畸形矫治-深覆牙合【29页】.pptx VIP
- 河南省 唐河县志.pdf
- 国有企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pdf VIP
- 学校热泵热水工程方案(3篇).docx
- 2025年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库 .pdf VIP
- 9.2.2 用坐标表示平移 课件(共51张PPT)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住房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工程(EPC)投标方案技术标.docx
- J B-T 8521.1-2007 编织吊索 安全性 第一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纤维扁平吊装带.pdf VIP
- 《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相结合的A股投资策略案例报告》6200字.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