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规范.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XZBX0018—2025

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茶园的总体要求、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茶园管理技术、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质

量控制与认证以及监督与改进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茶园的选址规划、种植管理、加工流通及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156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茶园ecologicalteagarden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通过科学规划、系统设计和全过程管理,构建茶树生长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共

生体系,实现资源高效循环、生物多样性保育、化学投入品减量的茶园生产模式。

4总体要求

4.1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禁止毁林开垦,茶园开发需保留≥10%的原生植被作为生态岛。

循环利用:茶枝、茶渣等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90%。

社区参与:鼓励与当地社区共建,优先雇佣周边农户,提供生态种植培训。

4.2分级管理

按生态化程度分为三级:

——基础级:符合绿色食品标准(NY/T288),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

——进阶级:达到有机转换标准(GB/T19630),化学农药零使用;

1

T/XZBX0018—2025

——示范级:通过碳足迹认证,生物多样性增加20%以上。

5生态茶园建设技术

5.1选址与规划

建园前需检测土壤重金属(镉、铅、汞等)及pH值(适宜范围5.5-6.5),不符合GB15618的区域

需进行修复。

微气候设计要求如下:

——坡地茶园沿等高线种植,每隔50米设置截水沟;

——平地茶园采用“田-林-路-渠”网格化布局,主风向种植防风林带(宽度≥8米)。

5.2生态建设

防护林配置:

——乔木层:香樟、楠木(占比60%);

——灌木层:山苍子、茶梅(占比30%);

——草本层:紫花苜蓿、白三叶(占比10%)。

生态沟渠:

——沟底种植芦苇、菖蒲等净水植物;

——沟壁采用植草砖或竹木编织固坡。

6茶园管理技术

6.1土壤管理

绿肥轮作:

——春夏季:种植田菁、箭筈豌豆(亩播种量2-3kg);

——秋冬季:翻压黑麦草、紫云英(亩产鲜草3000kg以上)。

免耕覆盖:茶树行间铺设秸秆、竹屑等覆盖物(厚度≥5cm),每3年深翻一次。

6.2病虫害防控

天敌保育:

——每5亩茶园设置1个天敌栖息岛(保留杂草、放置昆虫旅馆);

——禁用广谱杀虫剂,选择性使用印楝素、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安全间隔期≥7天)。

预警系统:

——安装物联网虫情测报灯,实时监测茶小绿叶蝉、茶尺蠖等靶标害虫;

——虫口密度超过阈值时启动应急防控预案。

2

T/XZBX0018—2025

6.3采摘与加工

智能分级:

——推广光谱分选技术,按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自动分拣;

——鲜叶运输全程冷链(温度4-8℃,湿度85%-90%)。

低碳加工:

——萎凋环节采用空气能热泵替代燃煤;

——干燥尾气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方可排放。

7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碳汇管理:

——茶树年固碳量≥0.5t/亩,鼓励参与碳交易;

——加工环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20kWh/吨干茶。

水资源循环:

——建设雨水收集系统(蓄水池容积≥50m³/公顷);

——加工废水经沉淀-厌氧发酵-人工湿地处理后回用。

8质量控制与认证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