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一)(原卷版).docx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一)(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

1.最早提出放大装置应用的人是(),世界上第一个设计并制造出眼镜的人是()。

2.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触角,其实就是它们的()。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苍蝇的眼是()。

3.凸透镜是()、透明的镜片。凸透镜又叫()。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把物体的图像()。

4.生物都是由()组成的。()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它进行的。

5.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那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二、选择题。

6.下面三个透明玻璃片(侧面图)中,看到范围最大的是()。

A. B. C.

7.()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仿生学 B.航天技术 C.细胞学说

8.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越小。

A.放大倍数 B.焦距 C.视野

9.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能力是()。

A.老花镜 B.一滴水珠 C.平玻璃片

10.用显微镜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微生物,如果想要使该微生物处于视野中央的位置,则应().

A.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B.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C.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11.2月13日,科学家在网站公布了新冠病毒的一组图像(如下图),你觉得科学家最有可能使用的是下列哪种观察工具()。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D.望远镜

12.下列物质中哪些全是晶体()

A.玻璃、冰花、砂石 B.牙齿、砂糖、碱 C.松香、味精、白糖

13.放大镜的镜面直径越大,它的放大倍数()。

A.越大 B.越小 C.不一定

14.显微镜上靠近载物台的镜头叫()。

A.反光镜 B.物镜 C.目镜

三、判断题。

15.透明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作用。()

16.微生物也需要营养,能够繁殖,具有细胞结构()

17.在显微镜未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18.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针状。()

19.我们喝桶装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不会产生微生物。()

20.如果目镜或物镜的镜面比较脏,要用擦镜纸而不能用手直接擦。()

21.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或电脑的屏幕时,看到的点状物是由红绿蓝3色组成的。()

四、连线题。

22.将下列微生物与它们的名称连接起来。

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变形虫

23.将材料与相应的作用连起来:

镊子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滴管

夹取实验材料

载玻片

吸取少量液体

培养皿

染色

烧杯

放置切片标本

碘酒

吸取多余水分

裁纸刀

盛放液体

吸水纸

切割洋葱

五、探究题。

24.排序。(按正确使用显微镜步骤,在括号中填上序号。)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高,直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调节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部分。

()一只手握镜臂,另一只手托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桌面。

()继续调节粗准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2~3厘米。

将要观察的载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文档评论(0)

138****7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