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1.2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1部编版必修4.doc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1.2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1部编版必修4.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0-

哲学的基本问题

必备学问: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键力量: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进展的始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科学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政治认同:坚决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坚决唯物主义立场,反对唯心主义

2.科学精神:结合中西方著名哲学家的名言,理解和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树立科学思想。

1.教学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2.教学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

搜集预备哲学家的名言警句

1、导入新课

有人说,哲学争论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争论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争论人类生疏的问题。哲学争论的问题有很多,其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进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固然是有的,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哲学的基本问题。

2、新课讲授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留意过这些场景:裁缝师深信“量体裁衣”,他只有依据不同人的不同身材,不同体形裁减和缝制不同款式、不同尺寸的衣服,才能穿着舒适大方,否则,靠着自己的主观臆断随便剪裁,是注定要失败的;有阅历的农民都懂得“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土地的水、肥等状况和不同庄稼的生长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作物种植,否则就不能获得好的收成,医生看病开药,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奏效,否则必定害人坏事,学习中,只有结合自己的客观实际来选择学习方法,才能取得成效,若一味仿效,必将一事无成

哪怕我们并没有学习过哲学学问,但是通过日常生活,我们也能推断出这些生活中的事情都蕴含着哲学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生疏存在的问题。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第一个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下面这张图片,信任大家都知道是什么?

没错,是泰山,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描述一下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呢?

学生:描述

教师:大家再思考,先有的山还是先有的对山的生疏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自然是先有的山再有人对山的生疏。那么这里面的山也就是存在或者说是物质,而对山的生疏则是思维或者意识。给大家介绍以为和你们持相同观点的哲学家——范缜,他是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的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在梁武帝宣布佛教为国教后,他扔坚持反对佛教,并著《神灭论》。他从“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的根本命题动身,论证形体和精神的关系的问题。那么这里的形是什么呢?神又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形就是指物质存在,神则指思维意识,范缜认为“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也就和我们上面的表述全都,即物质打算意识。但是历史上也有很多哲学家认为先有思维,再有存在,或先有意识再有物质,认为意识打算物质。那么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则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过渡:我们知道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那么我们的思维能不能生疏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问题:那么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呢?或者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生疏存在。还是前面的例子,我们能不能正确的生疏泰山呢?是可以的。同样,也有人认为不行以。依据思维能否正确的生疏存在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行知论。凡认为思维能够正确生疏存在的观点,属于可知论,凡认为思维不能正确生疏存在的观点,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生疏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则属于不行知论。不行知论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

我们再通过一个小故事来了解不行知论。庄子大家都听说过吧,这个小故事就是关于庄子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教师:有没有同学能给大家翻译一下?

学生:翻译

教师总结: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濠水中游得多么闲适得意,这是鱼的欢快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欢快?”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欢快?”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的欢快);你原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欢快,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欢快’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欢快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的桥上知道的。”那么庄子的观点为可知论,惠子的观点就是不行知论了。

以上便是我们对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76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