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doc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课时素养评价三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2024·东莞高一检测)唐人崔融《禁屠议》说:“江南诸州,乃以鱼为命;河西诸国,以肉为斋。”近代史学家吕思勉说:“而(唐)北方之人,亦未尝不以稻米为美。”这主要说明白当时 ()

A.农耕文明高度发达

B.南北经济的差异与沟通

C.对外贸易的不断富强

D.经济重心渐渐南移

【解析】选B。材料“江南诸州,乃以鱼为命;河西诸国,以肉为斋”“北方之人,亦未尝不以稻米为美”体现出唐朝南北之间经济的差异与沟通,故B正确。

【补偿训练】

中国古代区域经济由于自然条件、政治重心的变迁、生产技术水平的差异呈现出了多样性和经济实力进展不平衡的特点,这一特点在什么时期就已经呈现出来 ()

A.从战国到东汉

B.从东汉到隋唐

C.从安史之乱到靖康之变

D.从唐代到明清

【解析】选A。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进展不平衡的特点,早在战国到东汉时期就已经呈现出来,故选A。B、C、D均属于这一特点已经形成之后,故排解。

【深化点拨】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呈现的多样性和进展不平衡的特点,是地理环境因素、开发早晚、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2.《宋书·志序》载:“自戎狄内侮,有晋东迁,中土遗氓,播徙江外。……百郡千城,流寓比室。人伫鸿雁之歌,士蓄怀本之念,莫不各树邦邑,思复旧井。”这主要是说 ()

A.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内迁

B.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南迁

C.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北迁

D.江南开发,经济逐步进展

【解析】选B。由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自戎狄内侮,有晋东迁,中土遗氓,播徙江外”可知,反映的是北方人民南迁的史实。故选B。

3.(2024·平顶山高一检测)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浇灌,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

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加剧了土地兼并

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D.刺激了人口南迁

【解析】选C。新航路开拓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耕作技术的进步,与土地兼并的加剧无关,故B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开垦耕地”,可得出梯田适应了南方地形,推动南方的深入开发,故C正确;人口南迁推动了梯田的开垦,而不是开垦刺激了人口南迁,故D错误。

【补偿训练】

下图为西汉至元朝我国西部(含川陕)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图,对此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人口下降与战乱有关

B.其次次人口下降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两次人口增长高峰都处在封建王朝的持续统一时期

D.两次人口增长高峰都与政治中心所在地有关

【解析】选C。从图示看出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在西晋,但西晋只是短期统一而不是持续统一,C表述错误,故选C。

4.(2024·北京高一检测)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进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

A.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B.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富强

C.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

D.经济重心南移,租佃关系进展

【解析】选C。依据材料“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进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北方人口南迁,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改进,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故C正确;A材料没有体现,排解;材料强调的是南方的农业进展,而不是南方的商业,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租佃关系,故D错误。

【补偿训练】

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格外突出。《宋书·周朗传》记载:“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 ()

A.传统家庭观被颠覆

B.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

【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家庭结构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江南地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故C正确;A、B表述错误,D与题意不符,故排解A、B、D。

【深化点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快速进展,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的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中唐以后,经济重心才开头南移。必需明确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进展水平接近于北方,但还没有超过北方。

5.(2024·绵阳高一检测)有争论表明,宋代消灭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消灭的基础是 ()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B.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D.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写作定制、方案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认证主体天津济桓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GE3QQ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