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专题优化总结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专题优化总结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专题达标检测卷(九)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斗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生疏到必需()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解析:中日甲午战斗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峻。为挽救民族危机,维新派、革命派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分别提出建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的主见。A项在中日甲午战斗之前,B项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D项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C

2.“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属康梁”这句诗描述了清末一次著名的思想政治运动,其背景之一是()

A.《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其次次鸦片战斗大大加深了中国的社会与民族危机

C.中日甲午战斗的失败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D.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完整方案

解析:依据材料推断,这次思想政治运动是维新变法运动,故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C项。

答案:C

3.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曾形容说“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帝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这反映了哪一改革措施()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C.举办民间团体

D.澄清吏治,提倡节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力量。通过文中“野民渔人上书”可知,是指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答案:A

4.有人认为,甲午战斗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由于甲午战斗后()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峻的民族危机

B.清政府开头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进展,资产阶级开头登上政治舞台

D.进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消灭,维新变法思想开头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力量。甲午战斗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进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与中日甲午战斗前相比,中国近代社会有了质的变化,故甲午战斗被称为分界线。

答案:C

5.19世纪90年月,维新思想进一步进展,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

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

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

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

解析: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把孔子描绘成中国改革的先师,借此宣传维新思想,削减维新变法的阻力。而梁启超则是主见宣传西方的民权思想和君主立宪制。

答案:D

6.梁启超的“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培育有用人才 B.创办新式学堂

C.变革科举制度 D.实行政治民主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推断问题的力量。材料中全部问题诸如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要想成功,基本落脚点就在于“变官制”,即转变当时的上层建筑,反对专制统治,要求实行政治民主化。

答案:D

7.1895年,康有为联合18省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运动,提出设“议郎”一职,“议郎”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备皇帝顾问。这表明资产阶级()

①仿照西方议会政治②期望对皇权进行牵制和限制

③改革内政、外交④拥护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斗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方面的主见。康有为等维新派主见学习西方、改革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实行君主立宪制。④中“帝党”和“后党”的斗争迷惑性较大,但“议郞”一职的设立,没有说明这一点。

答案:A

8.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达到高潮的大事是()

A.“公车上书” B.保国会成立

C.百日维新 D.进呈《上清帝第六书》

解析:百日维新指的是从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头变法到戊戌政变结束,其间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所以百日维新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达到高潮。

答案:C

9.从促进近代化的角度看,戊戌变法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确立了维新思想的主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与进展

C.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解析: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力量。留意对近代化含义的理解。A项是当时的乐观影响,B项是辛亥革命带来的影响,D项表述与本题不符。

答案:C

10.在百日维新期间,山东烟台牟平的学子张子昭得知变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当即手写血书,痛骂康、梁。在维新的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应是()

A.设立京师大学堂

B.废除八股

C.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夜~紫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