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重点把握商贸活动的特点和贸易通道的变迁。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机等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2.时空观念:从时空角度,对比分析中外信贷、货币、商业契机的进展状况;分析世界各地商贸进展的特点。

3.历史解释:运用史料分析世界各地商贸进展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贸活动的特点和贸易通道的变迁;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概念及作用。

难点:古代中国及世界商业的进展。

课前预备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预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课本前言部分进行导入:中国北宋时期的商业格外发达,杭州、苏州、洛阳、成都、广州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北宋都城东京更是全国的商业和交通中心,人口不下百万,店铺林立,货物山积,不但有全国各地的产品,而且还有来自高丽、占城、大食等地的外国货物。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富强景象。那么同学们知道古代中国其他朝代的商业状况吗?丝绸之路是如何进展起来的?知道古代埃及、希腊、罗马以及其他世界古国商贸进展的状况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商业贸易。

【新课讲授】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5页内容学习商业贸易的起源与进展。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进展

商业贸易的起源

含义:指特地从事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等经济活动的部门,是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

【师】请同学们结合思维导图学习商业贸易的起源。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古代中国商业贸易的进展概况,完成下面表格。

商业贸易的进展

古代中国商业贸易的进展

①物品交换的场所:市

【师】同学们思考:“城”和“市”的不同之处在哪?

提示:

城:用作防卫而围起来的墙垣,多为政治中心,是人类文明时代的标注之一。

市:城市中特定的交易场所,多为经济中心,在物物交换中诞生。

【师】多媒体展现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古代中国商业贸易状况。

②进展

商朝

消灭了特地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商业主要把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

西周

交易活动日益频繁,但商业仍由官府掌握。

春秋战国

“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秦汉时期

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全国范围内的商品流通加强。

隋唐到两宋

商品经济不断进展,经济重心渐渐南移;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富强。

元明清时期

随着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手工业的进展,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

【师】同学们观看图片,图片展现的是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的商业贸易图,请同学们通过图片结合表格,分析古代世界商业贸易的进展概况。

古罗马集市

古代世界商业贸易的进展

古埃及

商业的历史格外悠久,对外贸易掌握在国家手中,国王常常派商队到国外去从事贸易活动。

古希腊

各城邦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格外活跃。

古罗马

在制服地中海四周的地区后,商贸渐渐富强,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拜占庭帝国

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白费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

阿拉伯

商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

【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阿拉伯商业进展的特点。

材料:阿拉伯人在8世纪中叶建成了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沟通东、西方贸易的陆上与海上路线,大部分在阿拉伯人占据的范围之内。阿拉伯人在印度洋上起初是沿海岸航行。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人制造的罗盘传到阿拉伯,从今阿拉伯人可以离开海岸在大洋中航行。他们在濒临印度洋各地港口建立据点,成为欧、亚海上贸易的重要中介人。阿拉伯商人联系着东非海岸和印度西海岸,在两边都有商站。他们把中国的丝绸、瓷器,南洋的香料,印度的棉布、象牙、宝石、珍宝等,经波斯湾或红海,辗转运往欧洲。他们在欧亚商品贸易和文化沟通上,立下了历史功绩。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特点:贸易范围广泛;航海贸易发达;从沿海岸贸易进展到远洋贸易;贸易货物种类繁多。

【师】同学们观看图片学习丝绸之路的由来。

3.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丝绸之路沿线贸易

①汉至唐: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商人们将中国生产的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再把欧洲和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

②唐宋以后:陆海丝绸之路并举,海上贸易兴盛,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动身,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中国出口的商品除丝绸外,还有瓷器、纸张、茶叶等。官府在东南沿海一带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朝贡贸易的含义和表现。

朝贡贸易

①内涵: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交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78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