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5.大自然的语言;;;;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哪里??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描述物候现象;看注释⑴: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文章标题用“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好处?
;重点阅读6-10段,理解物候现象的各个因素,各组派一个代表来解说这些因素:;三月的内蒙古草原;经度对物候的影响;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排列?;物候现象的来临的决定因素:;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3.在春天,早春也跟晚春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读第1段,思考本段哪些事物属于“大自然的语言”?;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各种花()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变黄,在秋风中()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到处呈现一片()的景象,准备迎接()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词语评点:;燕子翩然归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如:“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果实成熟
???子变黄
北雁南飞
昆虫匿迹;品味说明语言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发芽等物候现象……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情况。;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这首诗中的现象的理解。;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包含了什么物候知识?;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古代农谚选粹
;你看那水中的蝌蚪,
不就像游动的逗点?;你看那天空飞翔的大雁,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