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有学者指出:《诗经》里的“国风”作为民歌,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由此可见,“国风”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诗情画意 D.雅俗共赏
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国风”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现实主义,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答案:B
2.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就格外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留意说理,南方倾向抒情。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奇特瑰丽的境地,给人猛烈的审美愉悦。下列文学现象中,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A.《离骚》 B.《子虚赋》
C.《论语》 D.《诗经》
解析:从材料中的“南方倾向抒情”可以看出南方文学具有浪漫主义颜色,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选项中具有浪漫主义颜色的是《离骚》。
答案:A
3.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汉王朝统治的头两百年也是诗歌、绘画、音乐、哲学、文学和撰史方面的文化大富强时期。”下列各项中属于西汉“文化大富强”的表现是()
解析:A项消灭在东汉,B项是西汉司马相如的作品,C、D两项消灭在宋朝。
答案:B
4.盛唐诗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这一诗歌风格中成就最高的是()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白居易
解析: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与材料中“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相符,故A项正确;王维的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与材料中“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不符,故B项错误;杜甫因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与材料中“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不符,故C项错误;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与材料中“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5.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全都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解析: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备选项中,李煜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陆游的诗偏向现实主义风格,辛弃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豪放派词人。
答案:D
6.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确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解析:材料“文而不晦”“俗而不俚”说明元曲通俗易懂,面对大众,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因此选A项。
答案:A
7.明清时代,大量以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进展。这主要是由于()
A.白话文开头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渐渐壮大 D.思想掌握有所放松
解析:明清时代小说进展的缘由包括商品经济的进展,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的扩大,印刷术的完善和进展,故C项符合。A项在新文化运动时期,B项不是主要因素,思想掌握没有放松,而且加强。
答案:C
8.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体现了时代的进展变化
C.渐渐平民化、世俗化
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解析:肯定的文艺艺术形式是同时期政治、经济进展的反映。因此,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呈现出多元兼容、雅俗共赏的特点,体现了时代的进展变化与渐渐平民化、世俗化,文学形式没有落后与先进之分,故选D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奭,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二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消遣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清)钱大昕《十架斋养新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十章概率10.3频率与概率2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doc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时素养检测十一法律保护下的婚姻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
-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好题专题01阅读理解第03期含解析.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1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4.docx
-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单元测试综合四晚清时期_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含解析.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
- 202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三细胞的增殖与生命历程考点三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学案.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教案2部编版必修上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