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习题库(第1部分)
(该部分共500题)
1.[单选题]《清明上河图》的绘画技法和艺术特点是()。
A)减笔泼墨、笔简意赅
B)双勾重彩、设色艳丽
C)兼工带写、设色淡雅
D)青绿重彩、工细巧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清明上河图》设色和技法的了解。北宋风俗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
京(今河南开封)的状况,作品结合兼工代写技法,设色淡雅,用笔严谨,人物造型写实。被称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
杰作”。C项正确。A项:是写意画的特点。如梁楷的简笔画和徐渭的大写意绘画就具有减笔泼墨、笔简意赅的艺术特色
。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是工笔画的技法特点。比如阎立本的《步辇图》。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一般可以用来
形容青绿山水的特点,比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就具有青绿重彩、工细巧整的艺术美感。与题干不符,排除。
2.[单选题]王老师在上《老街的改造》一课时,让学生把自己的改造方案发到家校微信群征求意见。对这种评价方式
,看法合适的是()。
A)可以,这是一种表现性评价
B)可以,这是一种多主体评价
C)不妥,教师应是评价的主体
D)不妥,微信群的评价缺少专业性
答案:B
解析:知识点: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实施建议的理解。王老师在上《老街的改造》一课时,让学生
把自己的改造方案发到家校微信群征求意见。是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多主体进行评价,这种
评价模式有利于多角度全面综合的给出不同意见和方案,是一种比较合适的评价模式。B项正确。A项:表现性评价是在
20世纪90年代,美国兴起的一种评价方式。是指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环境中,运用先前获得的知识解决某
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
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表现性评价是注重过程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与评价中受到普遍的重视和推广。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现代评价模式倡导多元评价模式,因此评价主体不应只局限于教师一人。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虽然微信群
的评价不一定特别专业性,但他能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自己的改造方案,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设计
的方案。与题干不符,排除。
3.[单选题]陈老师讲解《身边的小伙伴--认识人体比例》一课时,在黑板上画了几个不符合人体正常比例的人物。这属
于()。
A)设疑导入
B)试错导入
C)范例导入
D)观摩导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设计中的导入方法。老师故意采取了错误的人体比例导入新课,由此引起学生对正确的人体比例的
关注。所以属于试错导入。B项正确。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4.[单选题]如图5,该作品的流派是()。
A)巡回画派
B)巴比松画派
C)印象画派
D)后印象画派
1/126
教师资格考试()
答案:C
解析:知识点:西方美术史。印象画派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兴起的一个画派。该派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
法,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的创作方法,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
影响。图5为莫奈的《鲁昂大教堂》。C项正确。A项:“巡回画派”画家提倡面对现实,主张艺术要有思想性,绘画艺
术参加改造:现实生活的斗争。他们的绘画不但讽刺俄国统治阶级,表现城乡贫民的苦难生活,而且创造了一批为争取
新生活而斗争的革命者形象。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巴比松画派,法国19世纪的风景画派。巴比松为法国巴黎枫丹
白露森林进口处,风景优美。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后印象画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法国。他们反对印象画派
的客观主义表现和片面追求外光与色彩,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积。代表人物有塞尚
、凡?高、高更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5.[单选题]新课标对美术的评价体系,提出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强化()。
A)集体评价方式
B)双向评价方式,学习,与人合作,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