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习题库(第1部分).pdf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习题库(第1部分).pdf

  1. 1、本文档共1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习题库(第1部分)

(该部分共500题)

1.[单选题]普希金是俄国著名文学家、诗人、小说家,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别林斯基称普希金的哪一部作品为“俄

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A)《别尔金小说集》

B)《叶甫盖尼.奥涅金》

C)《上尉的女儿》

D)《自由颂》

答案:B

解析:B选项,《叶甫盖尼.奥涅金》被别林斯基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综上,B选项正确。A、C、D选项,都

不符合,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单选题]某选修教材设置了“《野草》选读”专题,这一专题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所属

的系列是()。

A)新闻与传记

B)小说与戏剧

C)诗歌与散文

D)语言文字运用

答案:C

解析:知识点:对该标准和文体知识的熟悉情况。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建议,将选修课程分成五类

教学,分别是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此题关键之处是把握住《野草》

的文体。《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诗集以独语式的抒情散文形式和诗性的想象、升华,深化了

中国散文诗的艺术和思想意境。因此这一专题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所属的系列应是诗歌与

散文。

3.[单选题]学习完《劝学》一课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中“而”字的用法,其中说法错误的一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递进连词,却)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连词,而且)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假设连词,如果)

D)蟹六跪而二螯(并列连词,又、和)

答案:A

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古代汉语中常见文言虚词“而”的各种用法的区分。【答案】A。A项中的“而”是转折连词

4.[单选题]阅读《祝福》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师:鲁迅先生在小说里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这样的祥林嫂

,她善良、勤劳、朴实,一心想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一种最起码的“人”的生活,甚至于她以自由的丧失为代价

,来换取在这世上活命,可她最终没有逃脱“想做奴隶而不得”的这样的命运。在鲁镇人们迎接新年、“欢乐祥和”的

祝福的鞭炮声中,寂然死去。这是她的悲剧,更是当时无数的跟她一样的被压迫的人们--没有觉醒的人们的悲剧。

“祥林嫂们”的悲剧!然而这场悲剧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祥林嫂的被吃与“祥林嫂们”的吃人;“祥林嫂们的被吃”与

“祥林嫂们”的吃人。几千年的中国封建史,就是在这样的轮回中继续的:人们不断被摧残、被异化:进而在不自知中

摧残和异化着下一个不幸者。幸运的是,在这样一个时代,有鲁迅这样的斗士,他用自己的笔,作投枪作匕首,向这

些封建思想发起了攻击。他用自己的冷峻得近似手术刀般的如椽巨笔解剖这一个一个衰朽的灵魂。时间关系,我们今天

就上到这里。老师现在给大家留一份作业:(1)再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祥林嫂们”的言行,就是对他们的描写,对他

(她)们的精神世界做一次解剖。我们下节课重点分析这些人物形象和鲁迅先生高超的写作手法。(2)大家写一段文字

,“现代社会的‘祥林嫂”’,大家思考一下,现代社会有没有“祥林嫂”有没有需要我们拯救的“祥林嫂”要求重

点写出他们的灵魂。对该教师的教学环节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1/11

教师资格考试()

A)体现该教师追求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B)让语文回归生活,改变单一的作业设计模式

C)作业由易到难、有启发性

D)作业形式多样、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

答案:D

解析:设计课后作业要秉持着以下几个原则:(1)与生活实际相结合;(2)有层次性,由易到难,分三个基本层次:基本

题一能力题一提高题;(3)有启发性;(4)形式多样化。教学中该教师将作业分为读、写两种,形式不单一;分为基础阅

读题和写作提高题,安排上由易到难;联系生活实际,具有启发思考的作用。而D选项中“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夸大

了作业的作用,过于绝对,故本题选择D选项。

5.[单选题]学习《故都的秋》,学生赏析“秋蝉的衰弱

文档评论(0)

139****67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