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7
目录
TOC\o1-6\h\z\u18882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1
38211.1编制说明 1
280541.2编制依据 1
29075二、工程概况 1
180172.1工程基本情况 1
91082.2自然条件 2
16228三、施工计划及施工准备 3
155873.1施工进度计划 3
105483.2技术准备 3
252173.3现场准备 4
125293.4劳动力准备 4
6161四、主要施工方法 5
258264.1主要分项的施工方法 6
205684.2泡沫轻质土质量控制及施工注意事项 10
222974.3质量检测与控制 14
1928五、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5
12575.1质量目标 16
37055.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16
215375.3质量保证体系 17
165375.4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17
2289六、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8
110256.1安全生产目标 18
248666.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18
327226.3安全保证体系 20
242076.4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21
229406.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22
29666.6事故应急预案 24
4472七、施工环保、水保保持措施 26
237607.1施工保护目标 27
47407.2环境保护体系 27
240987.3林木、植被、土地及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 29
228557.4水环境保护措施 29
85267.5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29
252227.6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0
1-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1-
泡沫轻质土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1.1编制说明
根据对设计图纸、地质勘察说明及对周边环境的调查,并对工程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考虑我公司的技术、装备、特长、管理水平,在总结以往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专项施工方案。
1.2编制依据
1.《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2.\t/_blank《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CJJ/T177-2012)
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6.S237高架快速路(徐杨路-广州路段)及进站匝道工程路基施工图;
7.国家及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及工程建设相关文件
8.国家及交通部发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规程;
9.我公司对施工现场调查的资料并结合我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法以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和可调用到本工程的各类资源。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基本情况
本标段内,S237起于徐杨路交叉口,由北向南依次与规划达方路、规划丁庄路、规划枚皋路、规划顺达路、规划牛庄路、规划高庄路、广州路、西十路相交,止于新长铁路大桥桥头,桩号范围为SK1+897.271~SK4+275.000,里程2.378km。
丁庄路起于S237交叉口,由西向东与北三路交叉后,止于高铁路交叉口,桩号范围为DZK1+100.000~DZK1+710.000,里程0.610km。
牛庄路起于S237交叉口,由西向东与南三路交叉后,止于高铁路交叉口,桩号范围为NZK0+800.000-NZK1+368.942,里程0.569km。
本项目为S237高架快速路(徐杨路-广州路段)及进站匝道项目泡沫轻质土填土路基,分别在主线桥头路段、L1匝道桥头路段、L2匝道桥头路段及站前路跨站前景观河地面桥南桥头处浇筑路基部分,泡沫土路基总长209m,总方量13951m3。
桥梁台背回填填土自重大、沉降多,路基难压实,可采用泡沫轻质土填筑路基,泡沫轻质土可大幅度地降低填土荷载,减少软基的附加应力,抑制软基的沉降和侧移,提高路堤的稳定性,缓解桥台与路基结合部材料的刚性突变,消除填料自身的工后沉降,填土自身能够自立,对桥台结构物几乎没有推挤任用,施工工期短。
2.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淮安市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位于北纬32°43ˊ00~34°06ˊ00,东经118°12ˊ00~119°36ˊ30之间。东西最大直线距离132公里,南北最大直线距离150公里,面积10072平方公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