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望海潮》《扬州慢》课堂训练同步练习题.docx

2025年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望海潮》《扬州慢》课堂训练同步练习题.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故俗称宋词。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

B.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府、乐章、琴趣、诗余。

C.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

D.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晏几道、姜夔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秦观、周邦彦、岳飞、陈亮、陆游等。

答案:D解析?D项,秦观和周邦彦以婉约见长。

2、下列对《望海潮》(东南形胜)和《扬州慢》(淮左名都)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相去不远。

B.“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这三句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了出来,同时也写出了杭州富人比豪华、斗阔气的情景。

C.“过春风十里”这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词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荒凉情景。

D.“二十四桥仍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已荡然无存,抒发了词人的无限痛惜之情。

答案?A解析?A项,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

3.下列对“淳熙丙申至日”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淳熙”“丙申”都是宋代皇帝年号,“至日”是冬至这一天。

B.“淳熙”是宋代皇帝年号,“丙申”是丙申年,“至日”是到这一天。

C.“淳熙”是南宋皇帝年号,“丙申”是丙申年,“至日”是到这一天。

D.“淳熙”是南宋皇帝年号,“丙申”是丙申年,“至日”是冬至这一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积累,结合课下注释和相关知识解答。

4、(1)《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在描写杭州郊外钱塘江周围的风景时,词人柳永很注重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其中“?”写出了树木围绕江堤的静态美,“?”则写出了江水澎湃的动态美。

(2)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中,表达对杭州长官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两句是“?,”。

(3)杜甫的《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

答案?(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2)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5、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寒蝉”“长亭”等词点明了节令和地点,通过对景色描写为下文设伏笔。

B.“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以“念”为领起,上承“凝噎”,下启“千里”以后;“沉沉”一词,表达了若有若无的离情别绪。

C.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

D.“此去”二字,遥应“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答案:B

解析:B项,“表达了若有若无的离情别绪”错误。如果说这首词的情感从“寒蝉凄切”到“竟无语凝噎”,还是比较哀伤的话,那么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以下,便是凄惨了,因而抒发的愁情不是若有若无的。

(2).关于“离情”,有人说“别时容易见时难”,也有人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你认为《雨霖铃》一词应该属于哪一种?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示例我认为《雨霖铃》属于“别时容易见时难”这一种。作者与恋人长亭一别,相见无期。分别只是瞬间的,思念却是漫长的。从“念去去,千里烟波”两句可以看出去地之远;从“此去经年”可见归期之遥。这正体现了“别时容易见时难”。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只要能结合《雨霖铃》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出合情合理的分析即可。只要言之成理,答“相见时难别亦难”也可。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3~4题。

念奴娇

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