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词赏析《书愤》陆游(附高频易错句填空及范文赏析).docx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词赏析《书愤》陆游(附高频易错句填空及范文赏析).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愤

陆游

【原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如此艰难,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记得在瓜洲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矣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赏析】

整体意境:全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以“愤”为诗眼,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结构层次:前四句回顾往事,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后四句则抒发了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

艺术手法:善用时空意象并置,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四组名词短语组合,省略动词,以蒙太奇手法拼接抗金战场图景,展现“列锦”修辞的凝练美。同时,运用对比,如“空自许”“已先斑”等虚词对比,强化理想与现实的撕裂感。此外,对仗工巧,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列锦对仗,时空跳跃;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反对,壮怀激烈与衰鬓斑白形成鲜明对比。

【情感手法】

直抒胸臆:诗题“书愤”直接点明主题,一个“愤”字贯穿全诗,愤于国土沦丧,愤于壮志难酬,愤于朝堂苟安。如“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直接抒发了诗人早年对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和豪迈气概。

借景抒情:“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通过描写雪夜楼船、秋风铁马的战场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往昔战斗生活的怀念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

用典抒情:“塞上长城”化用檀道济典故,既自许卫国良将,又暗含“自毁长城”的南宋困局;“伯仲之间”借诸葛亮反讽当朝无人堪当大任,表达了诗人对朝廷主降派的不满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

【相关成语】

塞上长城:原指能守边的将领,后常用来比喻捍卫国家的英雄人物。在诗中,陆游以“塞上长城”自许,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

伯仲之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诗中“千载谁堪伯仲间”,是说千年以来,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呢,借此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对自己未能实现抱负的感慨。

【高频易错句】

1、同是歌咏诸葛亮,杜甫《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注重夸赞诸葛亮的丰功伟绩,陆游《书愤》中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注重夸赞诸葛亮的不可超越。

2、陆游在《书愤》中,追述早年快意的征战生活,回顾水陆两次大捷,流露出抗金复国的豪情壮志的两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暗用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的典故,抒发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忧愤。

4、陆游《书愤》中,“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两句既有对世事艰难的慨叹,又有对自己当年抗金复国的雄心壮志的流露。

【万能论据】

爱国情怀:陆游一生力主抗金,即使在罢官闲居的情况下,仍心系国家,渴望收复失地。《书愤》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可作为论证爱国主题的论据,如“位卑未敢忘忧国”,即使身处困境,依然心怀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诗人年轻时有“中原北望气如山”的壮志豪情,然而现实却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使他的悲愤之情溢于言表。这可以作为论述理想与现实关系的论据,说明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理想。

坚持与执着:尽管陆游一生遭遇诸多挫折,但他始终坚持抗金的理想,至死不渝。这种坚持与执着的精神,可作为论证在面对困难时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论据,激励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阻碍,都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

【优秀范文】

穿越现实迷雾,奔赴理想星河?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的诗句,如同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在岁月的长河中,无数追梦者在理想的炽热光芒与现实的冰冷浪潮间穿梭,理想宛如璀璨星辰,照亮前行的道路;现实却似汹涌暗流,随时可能将人吞噬。但正是在这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生命的价值才得以彰显。?

理想,是每个人心中的那团火,它赋予我们生活的意义,引领我们走向未知的远方。陈胜出身雇农,生活困窘,在田间劳作时,旁人安于现状,他却立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豪言。这份远大的理想,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现实的残酷并未磨灭他的志向,长期身处底层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人民的疾苦,也磨砺了他的意志。终于,在大泽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