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吉林省磐石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对于鲜花相当于()对于高粱
A.牡丹;蜀黍
B.干花;高粱米
C.百合;作物
D.采摘;种植
【答案】:D
2、干部走进基层,在实践中增长(),是锻炼干部,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A.才学
B.才华
C.才干
D.才智
【答案】:C
3、《行政许可证》规定,“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求,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这主要体现了行政法中的()。
A.行政合法性原则
B.行政合理性原则
C.正当程序原则
D.信赖利益保护原则
【答案】:D
4、从发展趋势来看,淡化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是大势所趋,因为片面过度追求这一个指标,不足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青山绿水、放心食品、良好教育、便捷出行、健康工作、安享晚年等美好生活方面更高水平的期待与向往。
A.片面追求GDP指标的不当之处
B.淡化GDP增长目标后的发展趋势
C.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D.淡化GDP增长目标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答案】:D
5、四位厨师聚餐时各做了一道拿手菜。现在要求每个人去品尝一道菜,但不能尝自己做的那道菜。问共有几种不同的尝法?()
A.6
B.9
C.12
D.15
【答案】:B
6、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显著。我们从当今社会生活中看到文化对经济建设的推动力,对思想建设的感召力,对环境建设的渗透力,对人才成长的促进力,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文化在社会主义文明大厦的建设工程中,发挥着基石作用。文化与文明息息相关。文化先生于文明。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没有文化就没有文明;文明孕育着文化。文明是文化的显现,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靠的是文化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确实像泰勒所说的那样:“(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济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的神物,如把这个“包罗万象的复合体”解剖一下,便可看到这个“复合体”大致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智能文化三个方面的文化因素所构成的,三者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大厦中发挥着影响和作用。物质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技术的发明、创造一旦转化为人们所需的物质文化,就对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思想感情、行为准则、理论观念等诸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会造成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意识、新的观念去培养“四有新人”。智能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大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科学、教育等智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野蛮走向明、从愚昧走向智慧,从经济落后走向经济繁荣的十分重要的条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智能文化等诸文化要素是一个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文化共同体,世上没有孤立的物质文化、单纯的精神文化和独立的智能文化。因而不能把各个文化要素割裂开来,也不能孤立地发展某一个文化要素,否则就会造成文化失调,贻误事业发展、文明建设。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文化的社会功能十分显著
B.文化与文明关系密切
C.文化是文明的基石
D.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智能文化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答案】:D
7、张先生向商店订购某种商品80件,每件定价100元。张先生向商店经理说:“如果你肯减价,每减1元,我就多订购4件。”商店经理算了一下,如果减价5%,由于张先生多订购,仍可获得与原来一样多的利润。则这种商品每件的成本是()。
A.75元
B.80元
C.85元
D.90元
【答案】:A
8、(7.2×69×1/2)÷(1.8×2.3×20)=()
A.6
B.3/2
C.3
D.3/4
【答案】:C
9、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或抗诉案件时,合议庭的组成人员是()。
A.审判员
B.陪审员
C.审判员和陪审员
D.审判员和院长
【答案】:A
10、某高中只有文科班和理科班,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理科班人数比文科班多。根据以上条件,可以判断下列说法必定为真得是()
A.文科班的男生总人数多于文科班的女生总人数
B.理科班的男生总人数多于理科班的女生总人数
C.文科班的男生总人数多于理科班的女生总人数
D.理科班的男生总人数多于文科班的女生总人数
【答案】:D
11、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发展不可能一个模式,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切忌()、一哄而起。
A.因循守旧
B.好高骛远
C.循序渐进
D.急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广东省台山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最新.docx
- 2025年广东省普宁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广东省台山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浙江省平湖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含答案.docx
- 2025年河北省深州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完整.docx
- 2025年广东省四会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及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浙江省临安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1套.docx
- 2025年河北省遵化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及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浙江省江山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江苏省东台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完美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