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济慈济慈(Keats1795——1821)浪漫主义诗人,和拜伦、雪莱齐名。他的创作期只有5年,却写出了很多传世之作,如《夜莺颂》(OdetoaNightingale)、《秋颂》(OdetoAutumn)、《希腊古瓮颂》(OdeonaGrecianUrn)。他的抒情诗,叙事诗的基本思想是对永恒之美、大自然和古代希腊的歌颂。他说,“对一位大诗人来说,美感是压倒其他一切的考虑的,或进一步说,取消一切的考虑”。纯美说济慈的“纯美说”预示了19世纪后期的“为艺术而艺术”和唯美主义。唯美派诗人王尔德和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济慈的《秋颂》具有丰实静谧之美,收割后的田野一片温暖。中国诗歌常写悲秋的诗,民族心理不一样。01他的《仙灵之歌》描写到花儿年年开,给人以安慰和希望中国诗常写伤春悼花的心境,民族心理又不一样。02济慈诗与中国诗比较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你们密谋用累累的珠球,缀满茅屋檐下的葡萄藤蔓;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苹果,让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使葫芦胀大,鼓起了榛子壳,好塞进甜核;又为了蜜蜂一次一次开放过迟的花朵,使它们以为日子将永远暖和,因为夏季早填满它们的粘巢。《秋颂》谁不经常看见你伴着谷仓?在田野里也可以把你找到,弥有时随意坐在打麦场上,让发丝随着簸谷的风轻飘;有时候,为罂粟花香所沉迷,你倒卧在收割一半的田垄,让镰刀歇在下一畦的花旁;或者.像拾穗人越过小溪,你昂首背着谷袋,投下倒影,或者就在榨果架下坐几点钟,你耐心地瞧着徐徐滴下的酒浆。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但不要想这些吧,你也有你的音乐——当波状的云把将逝的一天映照,以胭红抹上残梗散碎的田野,这时啊,河柳下的一群小飞虫就同奏哀音,它们忽而飞高,忽而下落,随着微风的起灭;篱下的蟋蟀在歌唱,在园中红胸的知更鸟就群起呼哨;而群羊在山圈里高声默默咩叫;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仙灵之歌》与《葬花吟》济慈《仙灵之歌》:不要悲哀吧!哦,不要悲哀!到明年花儿还会盛开。不要落泪吧!哦,不要落泪!花苞正在根的深心里睡。《红楼梦》:林黛玉《葬花辞》: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早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司各特(WalterScott1771——1832)“欧洲历史小说之父”。创作有诗歌、小说、历史著作、传记。但他的最大贡献是历史小说,共写27部历史小说,它们像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反映了从中世纪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社会生活。揭露民族压迫,美化苏格兰古老的宗法制社会。司各特《艾凡赫》代表作《艾凡赫》(Ivanhoe1819)表现了12世纪英国“狮心王”理查在位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理查王被描写为作者理想的君主形象,艾凡赫是作者骑士理想的化身,蕊贝卡是个仗义疏财的犹太姑娘,正面塑造犹太人,这在当时是少见的,作品最出色的人物是民间传说中的英雄罗宾汉,作者把这个绿林好汉塑造成一个反抗民族压迫的英雄。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情节惊险离奇,场面五彩缤纷,人物非凡奇特,可说是浪漫主义的历史小说,为欧洲19世纪后末期的社会小说开辟了道路。A巴尔扎克、雨果、萨克雷、狄更斯、普希金都受到他的影响。B司各特逝世后,浪漫主义在英国不再占优势。C司各特小说特点(三)、法国文学在法国,Romantic一词是通过法国“浪漫之母”斯达尔夫人的《论德国》(1812)一书,流传到法国的。第一个自称为“浪漫的”作家是司汤达。他在1818年说,“我是一个热狂的浪漫主义者,这就是说,我拥护莎士比亚,反对拉辛,拥护拜伦爵士,反对布瓦罗。”司汤达用“浪漫的”一词,来攻击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20年代,“浪漫的”在法国通用,到了1830年,雨果《欧那尼》的上演,使“浪漫的”和“古典的”斗争达到白热化程度。论争中,司汤达的杰作使双方都不满意,浪漫派认为它拘谨有余,古典派认为它典雅不足。实际上它是现实主义作品。夏多布里昂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1768——1848)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出身贵族,思想保守,担任过复辟王朝的外交部长。1802年,他发表了论文《基督教的真谛》,主要观点是宣扬灵魂不灭和上帝存在,只有基督教才能促进真实的诗歌发展,艺术家的任务在于“高超于世界之上”。“世纪病”作品有中篇小说《阿达拉》、《勒内》,通过主人公的情爱与宗教信仰的冲突,宣扬宿命论思想。勒内和爱他的胞姐分手,孤独忧郁,遁迹荒蛮绝域。小说出版,立刻风靡一时,勒内的忧郁被称为勒内式的“世纪病”。集合在夏多布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