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佛学与文学交融的诗作.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缅怀诗卷(二)佛学与文学交融的诗作

——本焕长老圆寂头七的思念

《缅怀诗卷(二)》通过佛学意象与文学手法的深度融合,呈现出独特的宗教叙事与诗性表达交融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禅意语言与诗歌意象的交织。

?梵境入诗:诗中“梵音萦绕”“鸟语鸣萩方出定”等意象,将禅修体验转化为具象场景,既符合禅宗“即境示悟”的观照方式,又继承唐代禅诗以自然物象承载佛理的文学传统。

?仪轨叙事:“荼毗”“头七奠忆”“三步叩香”等佛教仪轨的文学化书写,既保持宗教内核,又通过时间序列的铺陈形成叙事张力,类似《藏经阁》对佛门仪式的诗性转化。

史传结构与偈颂体例的糅合。

?传记性叙事框架:全诗以本焕长老生平为经(如“廿三出家张湾村”“接法虚云临济承”等),融合佛门偈颂的节律特征,形成散韵结合的史诗结构,与《峤西诗钞》中民族叙事与格律交融的创作手法异曲同工。

?双重视角交织:既有“慈航倒驾又一僧”的宗教神圣化表达,又含“万大居士听意愿”等具体史实细节,在宏观佛理与微观叙事间建立平衡,类似董其昌书法作品中禅意与书卷气的共生状态。

文化符号的复合表达。

?时空意象重构:“梧桐仙湖”“清凉行”等地理符号被赋予宗教象征意义,与《藏经阁》中“万法归一”的意象转化逻辑相通,实现物理空间向精神场域的文学跃迁。

?历史人物互文:通过“虚云临济承”等师承谱系的书写,构建佛教法脉延续的诗意隐喻,这种以人载道的手法与藏族道歌体对高僧精神的赞颂传统形成跨文化呼应。

四、现代性语境的融入。

?都市佛教书写:“都市丛林”“跨国建庙”等现代语汇的运用,延续了佛教文学“不离世间觉”的入世传统,展现宗教叙事与当代语境的创新融合。

?传播形态拓展:“弘法杂志飞欧洲”“禅修国学并讲经”等诗句,折射出佛教文化传播媒介的现代转型,与《禅意诗词》强调的“心灵与诗歌交融”理念形成时代共振。

总之,该诗在继承唐代禅诗以景喻禅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传记体例与佛理叙事的创造性结合,构建起兼具宗教神圣性与文学审美性的复合文本,实现了佛门精神与现代书写的双向激活。

附录:

缅怀诗卷(二)

——本焕长老圆寂头七的思念

梵音萦绕梦境清,

鸟语鸣萩方出定。

梧桐中峰荼毗处,

慈航倒驾又一僧。

袈裟飘然衣钵真,

乘愿再来度众生。

头七奠忆恩师事,

廿三出家张湾村。

武昌洪山助缘人,

宝通禅寺具戒情。

志向高远为佛子

亲近来果高旻行。

七年足不跨庙门,

打七禅定不倒身。

精进勇猛成佛道,

谦恭事敬先做人。

重修寺庙委重任,

募化再回武昌城。

万大居士听意愿,

助缘礼拜文殊境。

乘车北上定州郡,

三步叩香清凉行。

数月风餐礼拜事,

一直拜完数台顶。

广济矛蓬结庐隐,

安夏碧山维纳成。

闭关血书佛经卷,

岁月风尘多无存。

终南一僧护血经,

尚留珍贵普贤品。

五十年后穗城见,

因缘奇特弥足珍。

抗日烽火连陕秦,

寺院掩护八路军。

周旋日寇巧安排,

堪称智慧拇指伸。

为保书塔华严经,

十八罗汉下沪申。

冀州辗转天津卫,

经塔完好寿志请。

接法虚云临济承,

四十四代有传人。

云门南华诸寺院,

弘法宣音众生听。

本焕升座因缘定,

虚老百岁送座情。

行持戒律仪轨样,

丛林尚有典型存。

禅宗教下道乃尊,

一花五叶赫有名。

南粤大地弘化处,

有情众生咸赞成。

特殊年代蒙冤情,

平石农场亦修行。

入狱廿余有数载。

不分场地信愿行。

平反昭雪现僧身,

丹霞别传光祖庭。

羊城光孝复兴地,

都市丛林好清净。

时运昌隆缘深圳,

历尽艰辛寺建成。

梧桐仙湖锦添花,

弘法圣地展愿景。

都云名山僧占尽,

荒山野岭谁问津?

若非本老法雨洒,

怎耐仙湖出美景。

寺在园中铸一景,

园中有寺物则灵。

四地两岸信众至,

北国南天均朝觐。

培植后学宗风鼎,

接应弟子法印顺。

慈善文化张两翼,

道风建设为中心。

现代管理出理论,

佛经通俗显人文。

法会正信参与众,

僧才知识度学人。

禅修国学并讲经,

兴办学院续佛命。

民间大使弘佛事,

跨国建庙中华成。

东盟诸国往来频,

神州和乐南洋巡。

弘法杂志飞欧洲,

僧团宣音森堡城。

韩国日本访禅僧,

弘法禅堂因缘胜。

泰国僧王赞有嘉,

印度参访印佛心。

回应佛祖转法轮

蓝毗尼连泊尔城。

东亚弘通世界和,

佛子荷担为慧命。

人天虽隔师徒身,

祈愿再来度有情。

澄明寂照大涅槃,

法不间断圆天心。

注:2012年4月2日临晨0:点36分,当代佛门泰斗本焕长老安详示寂。4月5日举行追思、荼毗法会。此诗写于4月8日深夜。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