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登岳阳楼》导学案
编写:审核: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重点:1、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2、诗人的爱国情怀。
二、预习指导
知识链接:
(1)杜甫(712——770),早年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
负,意在踏上仕途,一展宏图。但朝政腐败,统治者之间明争暗斗,使杜甫的
报国宏愿化为泡影。他一生不为重用。只做过小官。弃官后的杜甫处境艰难,
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尽管这样,他仍关注民生疾苦,写下了许多反映当时社
会现实的诗篇。
(2)这首诗写于公元768年,这时杜甫身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
已聋,离去世只有两年。当时吐番进攻,京师戒严,战争频繁,处于多事之秋。
杜甫抱病登上岳阳楼,凭轩远望,忧国伤时,悲从中来。
(3)岳阳楼,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高三层,下瞰洞庭湖,碧波万顷;遥
望君山,气象万千。始建于唐,以宋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而著名。
三、自主学习
(1)初知意象
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置身诗境
有的诗歌意象常见,且通篇基调一致,这样的意象所构成的意境和表达的
情感相对容易把握,可是杜甫的《登岳阳楼》,用到的是比较少见的意象,而
1
且这些意象之间,具有较大的跳跃性,尤其是从开阔博大的“吴楚、乾坤日月”
一下子跳到狭小的“孤舟”。怎么理解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
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
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这就是置身诗境的方法。
现在就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
和画面描述出来?
四、合作探究
缘景明情: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反复诵读,品味作品中描绘的景或
物或人或事,也就是抓住表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句反复品味,体会独特的意境,
领悟作者的感情。
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
样呢?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
样的意境?
2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
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这两句写景,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
4、“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可以看出?
6、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此时的杜甫呢?他是“穷也胸
怀天下,胸怀百姓”啊,他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你们还从他的哪些诗句感受
到了呢?
五、拓展延伸
通过《登岳阳楼》的赏析,我们又一次学习运用了诗歌鉴赏方法——置
身诗境,缘景明情。下面请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赏析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完成后面的几个题目。
3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
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留诗,留下了这首脍炙
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1.颔联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
一句更妙,为什么?
2.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3.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幺?抒发了诗人的什幺情感?
4.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本诗第二联的两句中,“诗眼”分
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
《登岳阳楼》导学案参考答案
三、
1、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
孤舟——孤单漂泊
2、参考: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