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肌肉减少症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202X汇报人:XXX汇报时间:202X
CONTENTS202X目录一、指南概述二、肌少症的流行病学三、肌少症的诊断五、肌少症的临床不良结局四、肌少症的治疗0102030405
一、指南概述01202X
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老年综合征,以肌肉含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可增加衰弱、跌倒、残疾甚至死亡等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疾病负担沉重。
据报道,全球60岁及以上人群中肌少症的患病率为10%~27%,且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预计到2050年肌少症的患病人数将高达5亿人。肌肉减少症的定义与危害遵循《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和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RIGHT)等指南制订指导文件,遴选出肌少症领域最为关注的12个重要临床问题。
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价、制定及评估(GRADE)体系评估证据强度,并运用德尔菲共识法确定推荐强度,最终形成18条关于肌少症诊疗的循证医学推荐意见。指南的制定方法与流程我国尚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肌少症临床诊疗指南,规范肌少症的诊断及治疗对开展临床工作和促进我国健康老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由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牵头,在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组织下,遵循相关指导文件制定。指南制定的必要性010203指南背景与意义
二、肌少症的流行病学02202X
年龄因素年龄与肌少症的发病风险呈显著正相关,高龄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
指南工作组纳入6项亚洲人群队列研究(其中3项为中国人群)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肌少症的发病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合并后比值比(oddsratio,OR)为1.39,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interval,95%CI)为1.04~1.74。体质指数(BMI)因素低体质指数(BMI)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
对于BMI与肌少症的相关性,共纳入6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含中国人群)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低BMI与肌少症发病风险升高有关(OR=1.89,95%CI:1.11~2.67)。体力活动水平因素低体力活动水平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
一项对2775名中国香港65岁及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4年跟踪随访的研究,使用老年人体力活动量表(PhysicalActivityScalefortheElderly,PASE)测量体力活动水平后,发现基线PASE得分高者随访时肌少症发病风险显著降低(OR=0.995,95%CI:0.991~0.999)。营养不良因素营养不良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
一项在中国50岁及以上社区居民中开展的前瞻性研究(n=1907)发现,肌少症发病风险随老年营养不良风险指数评分升高而降低(OR=0.36,95%CI:0.31~0.43)。危险因素
全球患病率全球60岁及以上人群中肌少症的患病率为10%~27%。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预计到2050年肌少症的患病人数将高达5亿人。我国患病率一项基于我国社区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基于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sianSarcopeniaWorkingGroup,AWGS)制订的诊断标准,60岁以上人群的肌少症患病率为14.7%,其中男性肌少症患病率为17.3%,女性为12.5%。患病率的意义肌少症可显著增加跌倒、衰弱、残疾及随后的住院风险,并与住院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甚至过早死亡等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增加显著相关,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患病率
三、肌少症的诊断03202X
低肌量的诊断工具与标准推荐采用四肢骨骼肌肌量指数作为肌量测量指标;双能X线(dua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DXA)测量男性肌量7.0kg/m2和女性肌量5.4kg/m2,或多频生物电阻抗(bio-electricalimpedanceanalysis,BIA)测量男性肌量7.0kg/m2和女性肌量5.7kg/m2可诊断为低肌量。
DXA评估肌量具有准确和可重复性高的优点,是既往肌少症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肌量检查方法。DXA测量的全身骨骼肌肌量和四肢骨骼肌肌量与MRI测量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r=0.91~0.94,P0.001)。低肌力的诊断工具与标准推荐采用握力作为肌力测量指标;男性握力28.0kg和女性握力18.0kg可诊断为低握力。
既往研究表明,握力与下肢肌力均可反映整体肌力状况,鉴于握力测量的便捷性,通常采用握力反映整体肌力和诊断肌少症。躯体功能障碍的诊断工具与标准推荐采用日常步速、5次椅子站坐试验、简易体能测试量表(shortphysicalperformancebattery,S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补充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1)课件.pptx
-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补充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课件.pptx
- 阿尔茨海默病体液标志物临床应用中国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pptx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1)课件.pptx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pptx
- 儿童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和抗病毒药物应用的实践指南(2024版)解读 课件.pptx
- 儿童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和抗病毒药物应用的实践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pptx
- 自发性低颅压诊疗专家共识(2024)解读课件.pptx
- 成人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5版)解读 (2)课件.pptx
- 成人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5版)解读 (1)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