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时提升作业(七)
一、选择题
某考察团到日本考察,顺便游览日本的名胜。据此完成1~3题。
1.考察团到达日本首都东京时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成员们提出希望游览象征日本的旅游胜地。这个旅游胜地是()
A.东京迪斯尼 B.富士山
C.北海道 D.古都奈良
2.考察团在考察日本工业时,深深感受到其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发现其工业发展的弱点,就是()
A.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C.岛国海岸线曲折
D.火山、地震的威胁大
3.到日本旅游,不能进行的项目是()
A.泡温泉 B.滑雪
C.赏樱花 D.雨林探险
解析:第1题,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其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富士山是日本著名的活火山,故选B。第2题,日本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利于经济发展;日本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需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制成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对国外市场依赖性强;日本为岛国,海岸线曲折,多良港,交通便利,渔业发达。第3题,日本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富士山是其最高峰,樱花是其国花。根据题意,故选D。
答案:1.B2.B3.D
(2017·湖北联考)图a和图b为亚洲两区域略图。读图完成4、5题。
4.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下垫面④暖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相同,但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市场 D.政策
解析:第4题,甲为日本本州岛,乙为斯里兰卡;甲地在岛屿的西侧沿海,是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乙在岛屿的东北侧沿海,冬季吹东北季风,经过海洋时携带大量水汽,降水多。两地都是冬季风的迎风坡。第5题,甲、乙两地都发展水稻种植业,甲纬度高,热量相对不足,冬季不可种植;乙地纬度低,水热条件充足,全年可种植。
答案:4.B5.A
(2017·厦门六中模拟)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火山喷发时熔岩流阻断河流形成堰塞湖,即富士五湖。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所示的本栖湖是富士五湖中唯一不结冰的湖泊,其原因可能是()
A.纬度较低 B.海拔较低
C.泥沙较少 D.地热较多
7.关于富士五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均由火山口积水而成 B.补给类型不同
C.各湖海拔相当 D.均为咸水湖
解析:第6题,富士山是火山,地热能丰富。第7题,这5个湖泊分别是河口湖、山中湖、西湖、本栖湖、精进湖,都是由富士山火山的喷发而形成的堰塞湖;西湖、本栖湖、精进湖过去曾是一个湖泊,地下的水脉是共有的。根据图中等高线,C正确。
答案:6.D7.C
读下图(沿40°N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回答8~10题。
8.有关E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在国家是伊拉克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D.冰川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深刻
9.有关F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
B.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C.该地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
D.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可大力发展种植业
10.图中Ⅰ河流历史上曾经水量丰富,近几年河流下游经常出现断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流的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移,年降水量减少
B.必须修建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形成供水价格机制和管理体制,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用水
C.Ⅰ河上游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雨水补给
D.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其下游因断流所造成的危害
解析:第8题,E地位于里海东岸,属于中亚,而伊拉克属于西亚。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干旱,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第9题,F地为我国塔里木盆地,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但铁矿资源并不丰富。降水较少,水土流失现象不明显,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水源缺乏,不宜发展种植业。第10题,Ⅰ河为黄河,断流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不合理引水灌溉是主要因素,因此需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用水。其上游位于非季风区,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南水北调只能缓解其下游用水紧张的压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断流所造成的危害。
答案:8.C9.C10.B
甲图是中亚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1、12题。
11.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风沙
C.降水 D.气温
12.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增加
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解析:第11题,图示湖泊是中亚的咸海,是内陆湖,湖水水量主要来源于内流河,内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历史主观题集训中国古代史.docx
- Unit6Topic3复习课件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pptx
- Unit1-3基础知识复习课件人教版(级英语下册.pptx
- 2018年生物(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4章第2节即时巩固.doc
- 组合数习题课件--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pptx
- 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docx
- 气体摩尔体积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pptx
- 人教版(级下册Unit4SectionAPronunciation-2e课件.pptx
-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pptx
- 气体的等温变化习题课课件-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选择性.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