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组长:李莹莹
组员:李莹莹、段露苗、杨宇、
刘慧、马俊、罗璇;第一节大学生网络心理的一般问题
;互联网:一把双刃剑
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
——阿诺尔德·J·汤因比
〔英国历史学家〕;二、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认知方面〔尝试心理,猎奇心理,信息搜集〕
情感方面〔减压心理,娱乐心理,价值表达心理,情感表达心理〕
人际方面〔沟通心理,交友心理,恋爱心理〕;目前,中国网民人数到达4.04亿;互联网普及率到达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使用上网的网民到达2.33亿人。我国网民上网方式已从最初拨号上网为主,开展到以宽带和上网为主。我国互联网开展与普及水平居开展中国家前列。
研究说明,当网民坐在网络终端之前,通过缺乏真实社会交往的媒体与匿名的陌生人交流时,他们会变得与社会孤立,与现实的人际关系切断。互联网会使网民的社会卷入减少,心理幸福感降低,表现出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增加。网民用上网的时间取代了本来应该用来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社会活动时间。;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
;二、互联网的心理解读;;;三、大学生网络心理特点;;网络对心理需求的满足;第二节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一、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网络引发的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判断标准;网络成瘾应对策略;网络成瘾(IAD)自测;结论;网瘾症对心理的危害;网络成瘾的心理治疗;网络成瘾者具备的特点;2、其他心理问题;;互联网依赖症判断;结论;大学生网络心理的调适;大学生最容易出现的网络心理障碍;认知过程障碍;情感过程障碍;意志行为障碍;人格障碍;大学生网络心理调适
;;针对学校干预方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