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课件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课件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手法,分析其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及作用。通过对记叙文文本的深入剖析,结合文学理论,本文揭示了议论和抒情在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传达作者情感等方面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议论和抒情是记叙文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记叙文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本文以具体作品为例,详细阐述了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的运用技巧,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文学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记叙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在记叙文创作中,议论和抒情是两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它们在塑造人物、推动情节、传达情感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其内涵、特点、作用等方面的探讨还不够深入。本文从文学理论出发,结合具体记叙文文本,对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的运用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丰富记叙文创作理论,为文学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议论与抒情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1.1议论的概念及特征
(1)议论,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作品中通过语言文字对某一事物、观点或现象进行评论、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它不仅仅是陈述事实,更是作者基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对所描述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理性探讨。在记叙文中,议论通常表现为作者对人物行为、事件发展、社会现象等的评价和看法,这种评价和看法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针对性。根据《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的数据显示,在20世纪的中国现代小说中,议论手法的运用比例约为30%,可见其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2)议论在记叙文中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议论往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作者在作品中提出议论,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读者对作品内容进行思考。例如,鲁迅在《阿Q正传》中对阿Q这一人物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通过议论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个体精神的压迫和扭曲。其次,议论在语言上通常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作者在论述时,会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如举例、对比、类比等,以增强观点的可信度和影响力。据《文学评论》杂志的研究,成功的议论往往能够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对作品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最后,议论在情感表达上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作者在表达观点时,会尽量隐藏自己的情感倾向,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呈现事实。
(3)议论在记叙文中的运用形式多样,主要包括直接议论和间接议论两种。直接议论是指作者直接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茅盾在《子夜》中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间接议论则是指作者通过人物对话、内心独白等方式,将议论融入情节之中,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例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贾宝玉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对人性美的追求。此外,议论在记叙文中的运用还与作品的整体风格和主题密切相关。在现实主义作品中,议论手法往往更注重客观事实的揭示和社会问题的批判;而在浪漫主义作品中,议论则更注重情感表达和个体情感的抒发。总之,议论在记叙文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也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空间。
1.2抒情的概念及特征
(1)抒情是文学创作中一种表达情感、抒发作者内心体验的重要手法。它通过文字的节奏、意象、色彩等手段,将作者的情感融入作品中,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根据《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的统计,抒情在当代小说中的运用比例高达50%以上,成为推动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抒情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比喻,直接抒发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间接抒情则如鲁迅《呐喊》中通过人物心理描写,传达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2)抒情在记叙文中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抒情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作者通过抒发个人情感,使作品更具感染力。据《文学评论》的研究,抒情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进而对作品产生深刻的印象。其次,抒情在语言上追求韵律美和节奏感。如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通过押韵和节奏的变换,传达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最后,抒情在记叙文中往往与具体情境相结合,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绘,强化情感的表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落花时节又逢君”,通过对落花意象的运用,抒发了黛玉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爱情的渴望。
(3)抒情在记叙文中的运用形式丰富多样。直接抒情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对林黛玉的表白:“你若为我死了,我必为你而死。”这种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使情感表达更加直接、强烈。间接抒情则如《边城》中沈从文对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热力管道支架托架图集05R417-1.pdf
- 脑血管病医院商业计划书案.pptx
- 新外研版八年级下册期中总复习课件.pptx
- 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循证学习”的教学探索.docx
- IYB-市场营销课件(第二版全).pptx
- 2025衢州市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AnoldmantriedtomovethemountainsSectionA3a-3c.pptx VIP
- 新版施工组织架构图.docx VIP
- DL_T 802.7-2023 电力电缆导管技术条件 第7部分:非开挖用塑料电缆导管.pdf
- 学校维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