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
分点突破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考衔接?促教学之增效;教考衔接?促教学之增效;阅读下面的文字,进行初步思考,待学习完本节知识后,完成题目。
【衔接1】《望海潮》开头总览杭州的优越位置和悠久历史,接着描绘此地风景的优美、市井的繁华以及人民生活的平和安乐,采用的是________的写法,形成一种畅达流利的气势。《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________极具代表性,写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遭到重创,是委婉地劝诫韩侂胄不要草率行事;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慨,感叹由于统治者的长期“和戎媚敌”,把人们的民族情感都冲淡了。
【衔接2】请赏析《扬州慢》中所运用的虚实结合手法。;【答案】1.铺叙用典
2.示例:写扬州过去的盛况,都是虚笔,“淮左名都”不过耳闻,“竹西佳处”也非目见,“春风十里”乃是借用,组合在一起,显示出扬州昔日的繁华;写扬州今日的萧条,都是实写。正是通过这一对比,寄寓了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情绪。;逐点突破?建知识之架构;●知识有图解;●技法有点拨
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是个宽泛概念,与“手法”“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特色”“表达手段”等都属同义语。;考向(一)鉴赏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下面分别加以讲述。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李清照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一味投降、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分析。;【我的分析】题干要求分析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闲适心情的。词人在词中表现出的闲适心情,既可以从具体字眼看出,也可以从词人描绘的生活情景看出。
(1)分析“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
____________(开篇言志,表明自己看轻尘世浮名,直抒胸臆。)
(2)分析“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____________(“蜡屐登山”“筇杖穿林”“闲题诗句”等都是用词人自由自在的行为表现自己的闲适状态,一说是借事抒情。);(3)分析“菱唱遥闻烟外声”
____________(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答案】示例:①直抒胸臆,“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直接表达自己不被尘世、浮名牵绊的闲适。②词人的行为,“登山真率饮”“穿林自在行”,词人用自由自在的行为表现自己的闲适。③通过环境描写,“菱唱遥闻烟外声”渲染出一种闲适的氛围。;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指借助景、物或事来抒发情感。
(1)借景来抒情;类别;类别;类别;(2)借物来抒情;类别;(3)借事来抒情;类别;类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绵谷①回寄蔡氏昆仲②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①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②蔡氏昆仲: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我的分析】题干要求分析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
首联叙事,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锦江是名胜之地,能去游一次,已是很高兴、很幸福的了,何况是“一年两度”,又是在极适于游览的季节。;(1)分析颔联内容及手法
____________(颔联写连绵不尽的芳草好像友人一样,对自己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美丽的云彩也很富有感情,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碍马”“遮楼”,不说有人,而自见人在。这两句采用移情于景(或寓情于景,或拟人)的手法,用笔简练含蓄,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2)分析颈联内容及手法
____________(颈联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在离人眼里,锦江的山好像因自己之离去,而牵绕着别恨,锦江之水也似乎带着离情,同样采用了移情于景(或寓情于景,或拟人)的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恋难舍之情。)
【答案】示例:移(寓)情于景或拟人手法。颔联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芳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考点梳理第7讲重力、弹力.pptx
-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考点梳理第8讲摩擦力.pptx
-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考点梳理第9讲力的合成与分解.pptx
-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考点梳理第10讲牛顿第三定律、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pptx
-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考点梳理第11讲专题强化二动态平衡问题、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pptx
-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考点梳理第12讲实验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pptx
-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考点梳理第13讲实验三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pptx
-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考点梳理第14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pptx
-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考点梳理第15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pptx
-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考点梳理第17讲专题强化四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