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实验室安全教育.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要强调的是在化学实验室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以上讲了很多危险的可能,安全教育的目的;正面说明祝大家在安全的前提下实验取得更多好的结果!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培养安全责任意识,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1日前,我系学生实验中出现了一些安全责任事故。经查,发现学生对于实验操作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遇到问题没能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实验中形成的废物没有能够按相关规定处置,乱倒乱放,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差。希望大家能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实验操作规范,确保我系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2基本原则预测可能的危险一些事故实例常见危险化学品及危险操作不常见危险化学品及危险操作本讲座主要内容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安全第一,实验第二!麻痹大意,不学习安全基本知识,不按实验安全规则操作,是实验工作中最大的敌人。1.基本原则小心对待所有化学品1.基本原则小心对待所有化学品1.请戴好手套,安全眼镜和穿好实验服;2.有毒有害化学品不得敞放,取用称量应在通风橱内进行;3.保持良好的通风,尽量将玻璃挡板拉下;4.按照正规指南,安全处理危险物品;5.注意防火,实验室不能见明火(酒精灯,打火机,火柴);禁止使用可能产生产生电火花的电器(带电刷的机械搅拌器,未经7.过防爆改装的电冰箱等等);6.谨慎对待没有做过的反应和没有用过的化学品!7.身体或精神状况不好的时候不要做实验;8.不能一个人做实验,必须有人陪伴!等等……主动学习,向指导老师咨询、请教!2.预测可能的危险HazardsintheChemicalLaboratory““PrudentPracticesintheLaboratory”MaterialSafetyDataSheets(MSDS)/msds/.3.常见危险物品和危险操作有毒物质溶剂腐蚀性物质易燃致癌爆炸辐射以及其它很多,很多….风险因素溶剂:对常见的溶剂不要大意烷烃,醚类,醇类和丙酮等溶剂高度易燃,它们和很多氧化剂不能共存。含氯溶剂和碱金属(锂,钠,钾)以及烷基金属试剂剧烈反应,不能用金属钠干燥二氯甲烷!甲醇损害视神经,苯对造血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有损害,四氯化碳有很强的肝毒性,苯和HMPA都已确认是致癌物。硝基甲烷和其它硝基烷烃与强碱、液溴剧烈反应。3.常见危险物品和危险操作溶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中溶剂按毒性分类:第一类溶剂是指已知可以致癌并被强烈怀疑对人和环境有害的溶剂。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避免使用这类溶剂。如果在生产治疗价值较大的药品时不可避免地使用了这类溶剂,除非能证明其合理性,残留量必须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如苯(2ppm)、四氯化碳(4ppm)、1,2-二氯乙烷(5ppm)、1,1-二氯乙烷(8ppm)、1,1,1-三氯乙烷(1500ppm)。第二类溶剂是指无基因毒性但有动物致癌性的溶剂。按每日用药10克计算的每日允许接触量如下,乙腈(410ppm)、氯苯(360ppm)、氯仿(60ppm)、环己烷(3880ppm)、二氯甲烷(600ppm)、二氧杂环己烷(380ppm)、1,1,2-三氯乙烯(80ppm)、1,2-二甲氧基乙烷(100ppm)、2-乙氧基乙醇(160ppm)、2-甲氧基乙醇(50ppm)、环丁砜(160ppm)、1,2,3,4-四氢化萘(100ppm)、嘧啶(200ppm)、甲苯(890ppm)、甲酰胺(220ppm)、1,2-二氯乙烯(1870ppm)、N,N-二甲基乙酰胺(1090ppm)、N,N-二甲基甲酰胺(880ppm)、乙烯基乙二醇(620ppm)、正己烷(290ppm)、甲醇(3000ppm)、甲基环己烷(1180ppm)、N-甲基吡咯烷酮(4840ppm)、二甲苯(2170ppm)。第三类溶剂是指对人体低毒的溶剂。急性或短期研究显示,这些溶剂毒性较低,基因毒性研究结果呈阴性,但尚无这些溶剂的长期毒性或致癌性的数据。在无需论证的情况下,残留溶剂的量不高于0.5%是可接受的,但高于此值则须证明其合理性。这类溶剂包括戊烷、甲酸、乙酸、乙醚、丙酮、苯甲醚、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戊醇、乙酸丁酯、三丁甲基乙醚、乙酸异丙酯、甲乙酮、二甲亚砜、异丙基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异丁酯、乙酸甲酯、3-甲基-1-丁醇、甲基异丁酮、2-甲基-1-丙醇、乙酸丙酯。易爆氢气、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热源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爆炸品特性:摩擦、震动、撞击、碰到火源、高

文档评论(0)

SYWL201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权威、专业、丰富

认证主体四川尚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716HC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