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孔子对仁伦理价值的突破.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对仁伦理价值的突破郭院林石河子大学中文系仁为五常之首经济主导的社会,金钱、权力、名誉等成为衡量、评价人的标准。没有了追求的信仰,也失去了精神的寄托,一切以物质享受为中心。我们缺少了太多的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也就缺失了更多的基石。0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01韩愈《原性》中更明确地解释说:“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01仁的起源《说文》中,仁就有三形三义:仁,親也。从人,从二。,古文仁从千心。古文仁或从尸。01设尸就是以活着的死人后代,比如长孙,来扮装鬼神02仁的原始内涵不是横向的人偶相爱,而是悼亡哀死的纵深的内在心性。03春秋时显要的人相偶爱的仁是从尸之心性之仁脱离尸礼后的推己及人。04仁不因横向关系而立,本源在于自发的、纵深的、内在超越的心性。05事死如事生文字学探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解释是:“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会意字,人际关系“二”重文符号,象形仁右边部分为“心”省文,仁为上人下心的形声字郭店筒中仁字写作“身心”仁可能是由人分化出来的一个字,郑玄注《中庸》中“仁者,人也”“仁”与“人”的联系与区分:由“人”字发展衍化而产生抽象的哲学的意义,当这个意义足够重要时,“仁”字出现,意义内涵仍属“人”,另加两点,以区别“人”字。孔子前仁意1《诗经?郑风?叔于田》说:“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外貌英俊威武2《诗经?齐风?卢令令》说:“卢令令,其人美且仁。”3《尚书?金縢》中也有提到一个仁字:“若尔三王,是有不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4由崇拜容貌、气质、力量,进一步发展到道德的自觉和反省,这也是一个民族的心灵走向成熟的反映。正面界定“仁”很难从字形进行解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4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3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反面界定孔子仁说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从《说文》心部恕下说“仁也”可以断言,孔子的思想核心定是“仁”。仁这一概念在《论语》中先后出现109次《吕氏春秋·不仁》说“孔子贵仁”仁,这两个人,其一是表示自己,其二是表示与自己面对面的他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代表集体,或者就是整个人类社会。一切德性的总和仁摄礼义01020304仁字在可靠的古书中,不但不见于西周,而且不见于孔子以前的书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中庸》“哀公问政”章。)仁义礼三者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仁义是内容,而礼是形式。三者归结到一点,则是一个仁字“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个人自觉的行动努力消除个人的外在殊异而进入普遍的平等社会关系中,如果人能达到自我规定的自觉自律,维护尊重人的原则,便达到了“仁”的境界。因此,仁是孔学的最高境界,是对礼的改造、提炼和超越的结果。德性的起点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0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久处约”,“长处乐”,乃是仁者气象,仁者会自守仁德,智者会做有利于自身德性发展的行为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0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03生命的目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文档评论(0)

SYWL201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权威、专业、丰富

认证主体四川尚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716HC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