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04 古诗词鉴赏-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专题04 古诗词鉴赏-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4古诗词鉴赏(原卷版)

【经典基础题】

一、(2022年广东惠州市博罗县高二期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中陆务观数来问讯,用其韵奉赠①

曾几

江湖迥不见飞禽,陆子殷勤有使临。

问我居家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寒心。

官军渡口战复战,贼垒淮堧②深又深。

坐看天威扫除了,一壶相贺小丛林。

【注】①此诗大约作于1162年——1163年之交。1161年金国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大举南侵时已年过七十的曾几居会稽禹迹精舍。“务观”是陆游的字。②堧(ruán)指江河边的土地、城下的田地。③小丛林陆务观的庵号名。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即扣题,既扣了诗题中的“雪中”又为下句作了铺垫:平易之中见含蓄凝练。

B.颔联一问一答使人倍感亲切。“暖眼”与“冷眼”相对这里有关怀慰问的意思。

C.颈联运用“隔字叠”深刻传神地写出了宋军接连应战深入敌营的战况,颇耐咀嚼。

D.全诗不用典故,如数家常,把真情表露无遗,体现曾几诗歌“工夫深处却平夷”的特色。

2.这首诗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

二、(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岚华中学高二期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园小梅·其一

林逋①

众芳摇落独暄妍②,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①林逋,北宋著名隐逸诗人,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②暄(xuān)妍:景物明媚鲜丽,这里是形容梅花。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极目骋怀,写百花凋谢时,只有梅花独自开得热烈而美丽。一个“独”字,突出了梅独特的生活环境和孤傲的品格等。

B.颈联,诗人实写眼前“霜禽”“粉蝶”对梅花的反应,从客观上着重渲染梅花的与众不同,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事物的细致观察。

C.尾联,诗人在赏梅中低声吟诗,在恬静的山林里自得其乐,别具风情,无须热闹的俗情凑趣,也把诗人的理想、情操、趣味全盘托出。

D.全诗之妙在于脱略花之形迹,着意写意传神,从各个角度渲染梅花清绝高洁风骨,这神韵也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

4.本诗的颔联与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析。

三、(2022年广东省江门市广东实验中学附属江门学校高二期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虞美人

秦观①

碧桃②天上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①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②碧桃,又名千叶桃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读者面前。

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诗人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

C.“不道春难管”,跟上一句构成对比,春光是如此美好,但是却不能长留在人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惋惜和无奈之情。

D.本诗为一首咏物诗,仕途不顺的诗人以碧桃自喻,从中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

6.“乱山深处水漂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优选提升题】

一、((2022年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三中高二期中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日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从军行(唐)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此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②宫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1.下面对这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衣》每章首句都提问:“岂曰无衣?”然后分别以“同袍”、“同泽”、“同裳”回答,表达了士卒之间患难与共、互助友爱的情意。

B.《无衣》全诗语言华美,委婉含蓄,四字一句。铿锵有力。读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C.杨炯《从军行》首联表现了一个书生在边火燃烧时的爱国热忱。从景入手,即景生情,直抒“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情壮志。

D.杨炯《从军行》诗中一个“辞”字,显出奉旨率师远征者的严肃庄重;一个“绕”字,写出唐朝的军队把入侵的敌军紧紧地包围起来,一场激战就在眼前的情景,也表现了英雄的气概。

2.面对外敌入侵,人们同仇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