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CCSB16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2005—2021
甘薯瘟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integratedcontrolofsweetpotatobacterialwilt
2021-09-28发布2021-12-28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5/T2005—2021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防治原则 1
5防控措施 1
附录A(资料性)甘薯瘟病病原、发病条件与症状 3
附录B(资料性)甘薯瘟病耐病品种名录 5
DB35/T2005—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中华、邱思鑫、张鸿、林赵淼、李国良、邱永祥、李华伟、纪荣昌、许国春、许泳清、罗文彬、汤浩。
DB35/T2005—2021
1
甘薯瘟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甘薯瘟病综合防治原则及防控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甘薯瘟病的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6—1984种薯
GB7413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甘薯瘟病sweetpotatobacterialwilt
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甘薯病害。
注:甘薯瘟病又称甘薯瘟、薯瘟病,在甘薯苗期和成株期均会发生,导致叶片萎蔫,薯块腐烂(见附录A)。
4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依据甘薯瘟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生规律,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安全、生态的化学防治措施,切断种、土、水、肥4种病菌传播源,控制或减轻甘薯瘟病的发生,达到有效、安全、经济和环保的目的。
5防控措施
5.1农业防治
5.1.1选用耐病品种
宜选用近年来较耐甘薯瘟病的品种(见附录B)进行种植,也可选用其它通过国家登记的适宜在我省种植的耐甘薯瘟病的甘薯品种。
2
DB35/T2005—2021
5.1.2培育无病种苗
5.1.2.1种薯选择
选用无病虫伤痕、薯形符合品种特征,种薯质量应符合GB4406—1984种薯分级指标中二级良种的规定。种薯选择按照GB7413要求的程序执行。在甘薯的出窖期、采苗期、生长期、收获期进行现场诊断和调查,发现病薯、病苗、病蔓应及时按5.1.4的规定处理。宜在无病田块选种留种,或者从无病区调运甘薯种薯、种苗。
5.1.2.2苗床选择
选用无病地块作苗床,使用无污染水源,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5.1.3轮作换茬
宜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无条件进行水旱轮作的应避免与茄科作物轮作,甘薯瘟病重病地块应以非茄科作物轮作5年以上。
5.1.4清洁田园
发现病株应做好标记并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销毁。收获后应及时清洁田园,将病薯、烂薯及病藤蔓集中销毁。
5.1.5减少植株伤口
宜采用化学除草,减少中耕次数,小心培土,尽量减少根、茎伤口的形成。
5.2生物防治
可选用适宜在甘薯种植过程使用的生物防治菌剂或其它生物制品。
5.3化学防治
5.3.1土壤消毒
栽插或埋种前,可用生石灰或石灰氮处理待耕地块。生石灰用量为150kg/666.7m2、石灰氮用量为50kg/666.7m2。施用后,深耕土壤、灌水,保持土壤湿度在70%以上,用薄膜覆盖畦面增温,约10d后揭膜,揭膜7d后栽插或埋种。
5.3.2种苗药剂处理
栽插前,按照NY/T1276—2007和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选用适宜的杀菌剂进行种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5_T 563-2021 连城白鸭 品种.docx
- DB35_T 695-2021 德化黑鸡 品种.docx
- DB35_T 708-2022 永春佛手茶栽培与加工技术规范.docx
- DB35_T 1284-2021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防雷装置检测规范.docx
- DB35_T 1312-2021 食用菌栽培原料 棉籽壳.docx
- DB35_T 1834-2019 水利风景区标识系统建设技术指南.docx
- DB35_T 1974-2021 生漆漆器中可迁移元素锑、钡、铅、镉、铬的测定.docx
- DB35_T 1977-2021 改良茶园土壤用大豆种植规范.docx
- DB35_T 1991-2021 百香果(西番莲) 育苗技术规范.docx
- DB35_T 1992-2021 番鸭细小病毒和鹅细小病毒双重实时荧光定量 PCR 鉴别诊断技术.docx
- DB35_T 2008-2021 松墨天牛信息素引诱剂使用技术规程.docx
- DB35_T 2009-2021 银杏果用林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5_T 2011-2021 乡村绿化养护规范.docx
- DB35_T 2012-2021 木质理疗室设计导则.docx
- DB35_T 2014-2021 生物检材中毒品及其代谢物分析操作规程.docx
- DB35_T 2018-2021 信息化业务协同标准符合性测试.docx
- DB35_T 2019-2021 科技特派员服务规范.docx
- DB35_T 2020-2021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指引.docx
- DB35_T 2021-2021 巨菌草固氮菌肥料生产技术规范.docx
- DB35_T 2023-2021 生猪无抗饲养技术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