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社区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的常用方法;营养评价——对儿童进行营养素生化分析、饮食结构、饮食冲突的调查与营养状况监测,做出评估与分析,对儿童饮食营养问题进行指导。
听视力检测——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眼病筛查。对患有眼疾病的儿童进行早期治疗。
微量元素测定——引进先进的原子吸收设备对儿童未稍微量血进行铅化验和元素钙、镁、铜、铁、锌化验,对微量元素,异常者给予治疗纠正。;生长发育是婴幼儿及青少年期所特有的生理现象。但生长发育不是简单的身体由小增大的过程,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牵涉到个体细胞的增加、分化,器官结构及功能的完善。
;小儿生长发育总的特点为:出生后头2年身高、体重增长较快,2岁至青春期以前有较为稳定的增加,青春期快速增长,以后渐渐停止。体格发育有头尾规律,即:婴幼儿期头部发育领先,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增长不多而四肢、躯干增长速度加快。婴儿期头部高度占全身的1/4,成人头高占身高的1/8。;一.体重体重是反映小儿生长发育的最重要也是最灵敏的指标。因为体重反映孩子的营养状况,尤其是近期的营养状况。体重可以受多种因素如:营养、辅食添加、疾病等的影响。体重在出生头3个月增长最快,一般为月增长600~1000克,最好不低于600克。3~6个月次之,一般月增长600~800克。6~12个月平均每个月增长300克。1岁后小儿生长速度明显减慢,1~3岁小儿平均每个月体重增长150克。1岁后小儿的体重可用下列公式计算:体重(kg)=年龄(岁)×2+7(或8);二.身长身长也是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但它反映的是长期营养状况,短期内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营养、疾病等)对身长影响不明显。它主要受遗传、种族和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身长的增加同体重一样,也是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平均年增长25厘米。第二年平均增长10厘米,第三年平均增长4~7.5厘米。幼儿期孩子的体型由婴儿期的肥墩型向瘦长型转变。这期间躯干稍长些,下肢稍短些。;三.头围头围是反映孩子脑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头围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出生时头围平均34cm;1岁时平均46cm;第二年增加2cm,第三年增长1~2cm。3岁时头围平均为48cm,已与成人相差不很多了。由此可看出,脑发育主要在生后头3年。正常小儿后囟门3个月闭合,前囟门1岁~1岁半闭合。过迟闭合要考虑有无佝偻病的可能。有的孩子出生时囟门就较小,闭合也会早些。这与母亲孕期营养状况较好有关。;四.胸围孩子在出生时,胸围小于头围,随着月龄的增长,胸围逐渐赶上头围。一般在孩子1岁时,胸围与头围相等。但现在由于普遍营养状况较好,不少婴儿在未满1岁时胸围就赶上了头围。影响胸围增长的因素有:营养状况不好,缺乏体育活动及疾病造成胸廓畸形,如:鸡胸、漏斗胸等。孩子1岁后,胸围增长明显快于头围,胸围逐渐超过头围。到青春期胸廓发育很快,向成人体型转变。;儿童的常见病防治方法;儿童常见病
1.肺炎
2.腹泻
3.佝偻病
4.贫血;肺炎;(2)肺炎发病开始都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因此当小儿仅有咳嗽,一般状况好,无呼吸次数增加,(安静时,呼吸次数不超过50次/分)为轻症急性呼吸道感染,可在保健医生指导下服常用药,1-2周愈;如果小儿不仅咳嗽,且安静时呼吸次数多于50次分,此为中型急性呼吸道感染,应到医院就诊,除高危儿外,可门诊治疗;如果小儿不仅咳嗽,呼吸加快,且精神萎靡或烦躁,鼻扇,唇(发紫)呼吸时胸廓凹陷,此为重症,应尽快住院治疗。
?;小儿腹泻是一常见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一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夏季和秋冬季,主要是通过粪---口途经传播,因此预防重点是做好2岁以下婴幼儿的饮食卫生及保证。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无菌,污染病菌机会也极少,且对6个月以下婴儿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2)合理添加辅食,在婴儿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时要注意从小量开始,密切观察粪便变化,注意制作卫生,喂食时必须用肥皂,清水清洁双手,用具要用开水煮沸消毒,最好使用小碗,小匙,这样用奶瓶,奶嘴容易达到卫生标准。;(3)防止未在医务人员指导下乱用抗生素,对急性婴幼儿腹泻不必禁食忌口,而应注意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母乳,稀释奶及脱脂奶,豆浆,鱼泥,米汤,稀粥等,视病情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同时尽早使用口服补液疗法,如家庭自制糖盐与谷物饮料(用米汤配制),防止脱水发生,并可减少稀量。
;佝偻病;婴幼儿期的预防:
(1)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但不要过早添加谷类食品(6个月左右再加)。
(2)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平均每日1小时以上。
(3)对体弱儿或在冬春季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