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第6讲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究——甲午中日战斗至五四运动前
线索一列强侵华加剧与人民的抗争
(1)列强侵华:甲午中日战斗中国的战败,表明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洋务运动的失败;八国联军侵华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下的一次集体侵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围剿下以失败而告终;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五四运动兴起,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线索二曲折进展的民族工业
甲午战斗后,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民族工业初步进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难得的进展机遇,民族工业消灭富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次萧条。
线索三思想文化的富强
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
项目
年份
考向
2020
2019
2018
试题分布
近代中国的政治
全国卷Ⅲ,29(辛亥革命)
全国卷Ⅱ,28(戊戌变法)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全国卷Ⅱ,28(列强扩大对华资本输出);新高考卷Ⅰ(山东卷),8(近代列强对华的经济扩张)
—
—
近代思想的嬗变
—
全国卷Ⅰ,29(新文化运动);全国卷Ⅲ,29(新文化运动)
全国卷Ⅲ,28(严复翻译《天演论》)
命题视角
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近代列强对华的经济扩张等方面,命题多供应新材料,以小角度切入,多层面综合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历程,要求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强调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一、政治
1.列强侵华。
(1)甲午中日战斗。
①缘由: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进展需要加紧对外扩张。
②过程:1894年在丰岛日本挑起战斗,黄海大战中国失去黄海制海权。
③结果: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④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八国联军侵华。
①缘由:义和团运动危及列强在华利益。
②结果: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③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的探究与抗争。
(1)戊戌变法。
①1895年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进展成爱国救亡政治运动。
②1898年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标志着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开头启动。
(2)义和团运动。
①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峻。
②概况: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在天津、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阻击侵略者,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③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勇敢斗争精神。
(3)辛亥革命。
①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②1911年10月10日,发起武昌起义。
③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献,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⑤意义: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从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
1.初步进展。
(1)缘由: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甲午中日战斗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2)表现:棉纺织业等轻工业进展尤为快速。
2.进一步进展。
(1)缘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临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国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
(2)表现: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进展,消灭了“短暂的春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气壮大。
三、社会生活的变迁
1.社会生活的变迁。
(1)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见“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2)辛亥革命时期:“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颜色;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礼仪简化,显示出公平、自由等文明精神。
2.交通事业的进步。
(1)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
(2)1918年中国航空事业起步。
3.通信工具的变迁:清朝晚期,电报、电话开头消灭;民国时期,通信事业进一步进展。
4.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的进展: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阵营都把报刊作为宣传自己主见的工具,报刊业呈现出富强景象。
(2)影视事业的进展: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头起步。
四、思想
1.维新思想。
(1)背景。
①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春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单元综合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
- 2025春七年级英语下册Module9Lifehistory模块语法同步练习新版外研版.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5.1冷战阴影下的局部“热战”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doc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三第41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素养评价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1.1实验安全与基本规范物质的分离提纯1教案苏教版必修1.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话题专项复习六含解析.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7课第2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4.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