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03 文言文阅读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专题03 文言文阅读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3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经典基础题】

一、(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二中分校高二期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礼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C.若火之始然 D.与越人水战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止而后有定止:终止。 B.致知在格物格:推究。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求取。 D.凡有四端而自谓不能者凡:所有。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南宋朱熹将《孟子》《论语》《大学》《春秋》并称为“四书”。

B.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C.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D.在人性方面,孟子主张“性善论”;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4.翻译下列句子。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答案】1.C2.A3.A

4.(1)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

(2)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前一个“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句意: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

B.“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句意: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

C.没有词类活用。句意: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

D.“水”,名词作状语,在水上。句意:与越国人在水上交战。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A.止:达到的境界。句意: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文意的能力。

A.“《孟子》《论语》《大学》《春秋》并称为‘四书’”错,南宋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又称四子书。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贤”,德才兼备的人;“齐”,向……看齐;“省”,反省。

(2)“至于”,直到;“庶人”,平民;“壹是”,一概、一律;“以……为”,以……作为。

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