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地铁施工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
[地铁线路名称]某区间隧道工程
(二)工程地点
位于[具体城市名称],沿线经过[详细地理位置描述]
(三)工程规模
本区间隧道全长[X]米,采用[具体施工方法,如盾构法、矿山法等]施工。区间隧道结构形式为[具体结构形式,如圆形、马蹄形等],衬砌厚度[X]厘米,设计使用年限[X]年。
(四)周边环境
区间隧道周边环境复杂,临近[列举主要周边建(构)筑物,如学校、医院、居民楼、桥梁等]。其中,距离隧道最近的居民楼位于隧道上方[X]米处,房屋建成年代为[具体年代],结构形式为[结构形式]。此外,隧道沿线还有多条地下管线,包括[列举主要地下管线,如给排水管、燃气管、电力电缆等],这些管线与隧道的最小净距为[X]米。
##二、监测目的
1.及时掌握地铁施工过程中周边地层及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变形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2.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估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施工参数的调整提供依据,优化施工方案。
3.验证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反馈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4.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监测依据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0)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4.设计单位提供的相关设计文件和图纸
5.与本工程相关的其他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及规定
##四、监测内容及方法
(一)周边地层变形监测
1.监测内容
地表沉降监测:在隧道沿线及周边布置一定数量的地表沉降监测点,监测地表的垂直位移变化情况。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采用测斜仪监测隧道周边一定深度范围内土体的水平位移情况。
地下水位监测:在隧道沿线及周边设置地下水位观测孔,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2.监测方法
地表沉降监测:采用水准仪进行观测,按照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施测。监测点采用钢筋混凝土桩或钻孔灌注桩,桩顶设置不锈钢标志。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在钻孔内埋设测斜管,采用测斜仪进行观测。测斜管应保证垂直,管内有一对导槽,分别指向正南和正北方向。每次观测时,将测斜仪探头放入测斜管内,沿导槽上下移动,测量不同深度处的水平位移。
地下水位监测:采用钢尺水位计或电子水位计进行观测。水位观测孔应采用钻孔成孔,孔内下入PVC管,管底应深入含水层一定深度。观测时,将水位计探头放入观测孔内,测量地下水位的深度。
(二)周边建(构)筑物变形监测
1.监测内容
建(构)筑物沉降监测:在建筑物的基础、墙角、柱头等部位设置沉降观测点,监测建筑物的垂直沉降变化情况。
建(构)筑物倾斜监测:采用全站仪或电子水准仪监测建筑物的倾斜度变化情况。
建(构)筑物裂缝监测:对建筑物表面的裂缝进行定期观测,监测裂缝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变化情况。
2.监测方法
建(构)筑物沉降监测:同地表沉降监测方法,采用水准仪按照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施测。沉降观测点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受力情况合理布置,一般每栋建筑物不少于[X]个观测点。
建(构)筑物倾斜监测:采用全站仪测量建筑物顶部和底部的水平位移,通过计算得到建筑物的倾斜度。观测时,应在建筑物的同一侧选取两个固定点作为后视点,在建筑物的顶部和底部各设置一个观测点,测量观测点与后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根据三角函数计算建筑物的倾斜度。
建(构)筑物裂缝监测:采用裂缝观测仪或游标卡尺定期测量裂缝的长度、宽度,对于较深的裂缝,可采用超声波检测仪等设备测量裂缝的深度。裂缝观测点应布置在裂缝的两端及中间部位,标记清晰,便于观测。
(三)地下管线变形监测
1.监测内容
管线沉降监测:在地下管线的关键部位设置沉降观测点,监测管线的垂直沉降变化情况。
管线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全站仪或位移传感器监测管线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
2.监测方法
管线沉降监测:根据管线的材质和埋设方式,采用不同的方法设置沉降观测点。对于刚性管线,可在管线上直接焊接或粘贴沉降观测标志;对于柔性管线,可在管线周围设置沉降观测点,通过测量土体的沉降间接反映管线的沉降情况。观测方法同地表沉降监测,采用水准仪按照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施测。
管线水平位移监测:在管线的两侧设置观测点,采用全站仪测量观测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变化,从而得到管线的水平位移。观测时,应在稳定的基准点上设站,测量观测点的坐标变化,计算水平位移量。对于重要的管线,也可采用位移传感器直接监测管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