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33.050M30
团体标准
T/TAF072-2020
物联网设备统一编码方法
UnifiedidentitymethodforIoTdevices
2020-09-08发布2020-09-08实施
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发布
I
T/TAF072-2020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1
5编码设备范围 1
6编码规则 2
7编码发放规则 2
8建议的编码使用方式 2
附录A编码设备种类 4
附录B设备种类列表更新管理办法 9
T/TAF072-2020
II
前言
本标准规定了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统一标识编码的方法、统一编码的申请发放规则及建议的使用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电信终端产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庞帅,陈逸泽,高宏,孟祥东,耿炎,张立竹,路鹏,张普,董慧,陈灿峰,孙敏刚,王先庆,刘震宇。
T/TAF072-2020
III
引言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通信终端和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物联网产品、各厂商通常有自己的标识和编码方式,但不同厂商之间通常互不兼容,这不利于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相互识别和通信,也不利于设备的管理。为监管设备、收集设备信息、优化产品及服务以及便于后期提升产品互联互通能力,急需建立设备的唯一性识别号码机制。
目前国际上缺少对物联网终端统一编码的标准,而各个行业组织编制的物联网终端编码缺乏与国际编码和IMEI的兼容性;物联网行业终端编码方式杂乱,相互不可兼容,编码不能互相识别;因此缺乏适合物联网行业的唯一识别性编码。
本标准研究的编码体系将兼容现有的IMEI编码方法以及目前主流的物联网设备编码方式,支持设备种类识别和分级分类,为物联网产品的管理和互联互通提供基础。
本标准参照现有移动终端设备的TAC和IMEI,编制统一的编码体系,并将编码范围由接入公众网的移动终端设备扩展到其他物联网设备。
T/TAF072-2020
1
物联网设备统一编码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统一标识编码的方法及统一编码的申请发放使用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对物联网设备进行分类及统一标识编码的发放与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ISO/IEC7812-1智能卡-发行人的识别第1部分:编号系统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物联网设备InternetofThingsdevice
具备信息采集、动作执行、人机交互等特定功能的且支持数据通信功能的设备。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LoRa长距低功耗数据传输技术LongRange
PLC电力线通信PowerLineCommunication
UIDI物联网设备统一编码UnifiedIoTDeviceIdentity
DMI设备型号识别码DeviceModelIdentifer
ITAC物联网型号分配码IoTTypeAllocationCode
SNR
序列号
SerialNumber
CD
校验码
CheckDigit
NVRAM
非易失性随机访问存储器
Non-VolatileRandom
Access
Memory
5编码设备范围
本标准编码的对象为未使用蜂窝通信技术的物联网设备以及集成了蜂窝物联网模块的物联网设备。除蜂窝通信技术外,设备可能采用的通信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无线局域网、蓝牙、ZigBee、LoRa、PLC等。从设备的使用场景上看,本标准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_TAF 117-2022 智能终端设备间互信操作测试方法.docx
- T_CFA 0102033-2022 压铸锌合金标准.docx
- T_CFA 0203141-2021 绿色铸造设计产品 球墨铸铁管水冷金属型离心机通用技术要求.docx
- T_TAF 097-2021 智能终端设备间互信操作技术要求.docx
- T∕TAF 062-2020 物联网设备安全平台技术要求和分级方法.docx
- T_CFA 02010202.4-2021 非开挖管道施工用球墨铸铁顶管.docx
- T_CFA 0202031.7-2021 铸造用硅砂通用技术规范 第7部分:检验用标准硅砂.docx
- T_CFA 020209.1-2019 铸造用纸质浇道管、浇口杯.docx
- TAF-WG4-AS0008-V1.0.0-2017 移动终端安全环境安全评估内容和方法.docx
- T_TAF 087-2021 智能可穿戴设备安全 儿童电话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估方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