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全攻略(全国通用)
第29篇《山居秋暝》
一、知识关
(一)挖空练习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二)全文翻译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二、默写关
(一)易错字写3遍
浣
芳
(二)情境默写练习
1.《山居秋暝》中由写景转为写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的诗句是:()()。
2.王维在《山居秋暝》中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来突出山的幽静环境的句子是:()()。
3.《山居秋暝》中含蓄地表达诗人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生活志向的诗句是:()()。
三、阅读关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表现了秋雨初晴薄暮时分的空气清新宜人。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有声有色地突出了山居村民生活淳朴欢快。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动衬静地描绘了山间月夜景色幽静雅致。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寄托诗人洁身自好、清雅庄重的君子情怀。
2.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二)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集大成者。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礼记·中庸》对中庸的解释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文化把“中和”看成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中和”就是不偏不倚,追求稳定与和谐。其本质在于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存在,将各种对立的因素相互联系、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多样性和矛盾性中去寻求一种和谐与统一。他们的力量被折中、被中和,且具辩证统一的思想。对待事物而言,强调含蓄平和。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强调过犹不及。儒家推崇平和含蓄,反对情感上的大喜大悲。《尚书·舜典》的“直而温,宽而栗,刚而不虐,简而不傲”可视为“中和之美”观念的全面深刻解读。孔子提倡“文质彬彬”、荀子的“美善相乐”、《礼记·经解》的“温柔敦厚”等在人的行为与人格风范上的体现就是不走极端,恰到好处。
中庸必然派生并导致“中和”美学,“中和之美”是儒家中庸思想在美学范畴的延伸。孔子评论《诗经》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就是达到适度中和的审美境界,是中和之美的具体表现。可见孔子的文艺思想是以“中和”为美。“中和为美”已不再局限于儒家诗教的狭义范围,不仅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成为山水画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中和之美”对立统一的审美观在中国绘画艺术中有许多表现,诸如画面的虚与实、浓与淡、繁与简、似与不似等多对关系的对立统一,从而形成了特定的“中和”审美理念:淡雅、含蓄的画面风格,内敛的笔墨情思,和谐统一的画面意境。“中和”作为中国最早确立的审美理想,对历代山水画的发展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摘编自潘望森、徐青《中国山水画的中和之美》)
材料二:
儒家文化中的中和之美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绘画主体即画家的个人修养上。绘画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创作活动,绘画作品是画家的情感表达渠道,因此,画家要想实现山水画的中和之美,首先要保证自身的中正、平和。“文质彬彬”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君子的赞美,其中“文”为外在的学识文采,“质”为内在的精神境界,“彬彬”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和谐。由此可知,绘画是思想情感的延伸,画家要想创作出蕴含中和之美的作品,一方面要保证思想境界的平和稳定、宁静淡泊,另一方面要保证在创作过程中凝神静气,安闲从容。中国传统文人乐于将作品与作者的品德相结合,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也是如此,所谓“画品即人品”,山水画的中和之美更多体现的是画家的品德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7篇《六国论》(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8篇《答司马谏议书》(解析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8篇《答司马谏议书》(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9篇《赤壁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0篇《项脊轩志》(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1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2篇《报任安书》(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3篇《过秦论》(上)(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5篇《陈情表》(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6篇《归去来兮辞》并序(原卷版).docx
- 7.4 重力势能 课件 高一年级下册学期沪科版(2020)必修第二册(共15张PPT)(含音频+视频).ppt
- 8.1功与功率 课件高一年级下册学期物理人教版(2025)必修第二册(共40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2025年高二年级下册学期数学人教A版(2025)必修第二册6.2.3向量的数乘运算(共3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2025年高二年级下册学期数学人教A版(2025)选择性必修第二册5.1.2第二课时导数的几何意义课件(共14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2025年高二年级下册学期数学人教A版(2025)选择性必修第三册6.3.2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课件(共26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2025年高二年级下册学期数学人教A版(2025)选择性必修第二册4.4数学归纳法(第一课时)说课课件(共32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8.2立体图形的直观图课件高一年级下册学期数学人教A版(2025)必修第二册(共2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8.3 酸和碱的反应(第二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共2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7.3.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课件(共29张PPT)-2025年高二年级下册学期数学人教A版(2025)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含音频+视频).pptx
- 7.4.1糖类 课件 (共31张PPT) 高一年级下册学期化学人教版(2025)必修第二册(含音频+视频).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