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原理“临近效应”表现为,两个相邻载有高频电流的导体由于磁场相互影响,磁力线将重新分布,当两个导体内电流方向相同时,电流从外侧通过;当电流相反时,电流从内侧通过。“环状效应”使之高频电流通过环状或螺旋状导体时,最大电流密度分布在环状导体内侧,外侧实际没有电流。这种效应对加热圆形工件外表面是有利的,而对于圆形工件内表面加热则是不利的,磁力线大部分损失,即漏磁很大,为解决这一问题,一般采用加装导磁体来改变磁力线,使其从内侧移向外侧,如图6-6所示。第23页,共7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特点(1)加热速度范围宽,可在3~1000℃/s,加热时间短,一般几秒至几十秒就可以完成,晶粒更细。奥氏体晶粒最高可达14~15级,因为晶粒细小,淬火后可以获得隐晶马氏体,硬度很高。比一般淬火硬度高出2~4HRC,因此耐磨性较高。(2)工艺参数容易调节和控制。比如通过调整输出功率、频率和加热时间来准确地控制淬火层深度、硬度。对于同一批工件来说,一旦工艺参数确定,则可以稳定下来,不必再进行调整。因而工效很高,可以实现机械化作业,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3)因为加热速度快,表面氧化脱碳少,表面质量高。同时感应加热是局部和薄层加热,因此工件几乎不变形。很多情况下都作为最终加工工序。(4)感应加热淬火需要很大的设备投入,需要专门的中频或高频电源装置。需要针对特定的工件制作特定的感应圈,所以单件小批量生产时生产成本高。对大型工件淬火,它无法完成,因此灵活性相对较差。第24页,共7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工艺流程如图,在工艺制定中要充分考虑诸多影响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1.前期的预先处理表面淬火适合中高碳钢和铸铁,因为这些材料的碳质量分数决定了其可以通过快速淬火得到中高碳马氏体,强度和硬度会明显提高。而低碳钢则不会收到这样的效果。中高碳钢经过调质处理后,心部可以获得强度和韧性的最佳性能配合,也就是综合机械性能好,使用中与表面淬硬层形成配合。第25页,共7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2.表面硬度的选择零件的硬度应根据零件的使用性能确定。①用于摩擦部分,如曲轴轴颈、凸轮表面,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曲轴颈常用HRC55~62,凸轮轴常用HRC56~64。②用于压碎、扭转及剪切部分的零件,硬度应高一些,如锻锤锤头表面、汽车半轴、钢板弹簧等,常用HRC50~64。③承受冲击载荷的零件,如齿轮、花键轴,既要求表面硬度,也要求足够的韧性,因此硬度应适当降低,常采用HRC40~48。④对于灰铁件,硬度可达HRC38或更高;球铁硬度在HRC45~55。感应淬火后钢表面的硬度主要取决于碳质量分数。当wc=0.15%~0.75%时,淬火硬度可由下式计算HRC=20+60(2wc-1.3(wc)2)式中wc为钢的含碳量HRC为马氏体淬硬层硬度的平均值。第26页,共7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表6-2为几种常用钢感应淬火后平均硬度值。3.硬化层深度选择硬化层深度也需要根据工件的工作条件选择,表6-3为零件失效原因和工件条件对硬化层的要求。第27页,共7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4.加热温度的确定加热温度要针对不同的材料和表面硬度的要求确定,碳钢和合金钢的加热温度是不同的,合金成分不同,加热的温度也会明显不同。而且,因为感应加热速度比空气加热和火焰加热都快,会明显提高钢的AC3和AC1点,一般会高出几十至上百度,所以要认真分析各种钢的加热温度。5.设备输出频率的确定感应电源的输出频率主要有高频(100~500KHz)、超音频(20~100KHz)、中频(0.5~10KHz)、和工频(50Hz)。频率是根据零件的尺寸和硬化层深度确定的。(1)电流透入深度、热透入深度与硬化层的关系。感应淬火主要依靠感生电流直接加热,可以近似认为热透入深度与电流透入深度相等,即由式子可以得出不同频段的透热层深度,如表6-4为电流频率与热透入深度的关系。第28页,共7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感应淬火时为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高的表面硬度,要求热透入深度大于硬化层厚度,即全部采用电流直接加热,而不是依靠传导式加热。为获得较大的残余压应力,一般要求过渡层厚度不超过硬化层深度的1/4,这时选取透热层深度为硬化层深度的2倍,即式中,δ为硬化层深度。(2)不同形状零件的最佳频率将式(6-2)代入(6-1)可以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神经肌肉病的诊断与治疗.ppt
- 防治晕厥避免猝死.ppt
- 鼻咽癌颅神经查体要点.ppt
- 阻塞性黄疸护理查房.ppt
- 语文句子成分.ppt
- 焊接基础知识培训.ppt
- 磁性材料基础知识.ppt
- 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ppt
- 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定理.ppt
- 贫血的常见原因及治疗.ppt
- 2025版第七章合同法——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docx
- 2025版第一部分生物质能工程 施工合同.docx
- 2025版第七章合同法——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合同.docx
- 2025版第一部分生态修复工程 施工合同.docx
- 【高考语文作文】《八角笼中》作文素材整理:热点事件+精彩金句+高考模拟作文演练+精彩时评文-素材整理.docx
- 2025版第三人民医院智能化安防系统服务合同.docx
- 2025版第三人民医院医院医疗服务延伸服务合同.docx
- 2025版第一部分智慧社区建设项目造价咨询协议书.docx
- 2025版第七章合同法——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合同.docx
- 2025版第一部分智慧交通建设项目投标邀请合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