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二、古代诗文阅读5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陈忠字伯始,永初中辟司徒府,三迁廷尉正,以才能有声称。司徒刘恺举忠明习法律,宜备机密,
于是擢拜尚书,使居三公曹。忠自以世典刑法,用心务在宽详。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
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为《决事比》,以省
请就之敝。又上除蚕室刑;解臧吏三世禁锢;狂易杀人,得减重论;母子兄弟相代死,听,赦所代
者。事皆施行。及邓太后崩,安帝始亲朝事。忠以为临政之初,宜征聘贤才,以宣助风化。常侍
江京、李闰等皆为列侯,共秉权任。帝又爱信阿母王圣,封为野王君。忠内怀惧懑而未敢陈谏,
乃作《摺绅先生论》以讽,文多,故不载。自帝即位以后,频遭元二之厄,百姓流亡,盗贼并起,
郡县更相饰匿,莫肯纠发。忠独以为忧,上疏。元初三年有诏,大臣得行三年丧,服阕还职。忠
因此上言:孝宣皇帝旧令,人从军屯及给事县官者,大父母死未满三月,皆勿徭,令得葬送。请
依此制。”太后从之。忠以久次,转为仆射。时帝数遣黄门常侍及中使伯荣往来甘陵,而伯荣负
宠骄蹇,所经郡国莫不迎为礼渴。又霖雨积时,河水涌溢,百姓骚动。忠上疏,书奏不省。时三
府任轻,机事专委尚书,而灾音变咎,辄切免公台。忠以为非国旧体,上疏谏。忠意常在褒崇大臣,
待下以礼。其九卿有疾,使者临问,加赐钱布,皆忠所建奏。顷之,迁尚书令。
延光三年,拜司隶校尉。纠正中官外戚宾客,近幸惮之,不欲忠在内。明年,岀为江夏太守,复
留拜尚书今,会疾卒。
(节选自《后汉书陈忠传》,有删改)
(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人不
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者/未
B.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人不
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
C.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人不
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
D.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人不
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
(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请徹,指古代下级官吏遇到疑难案件不能决断时,请求上级机关审核立案。
B.服阕,是三年守丧期满除服之意。古代有为父母服孝三年的礼制,期满才可脱孝服。
C.郡国,是郡和诸侯国的并称,汉代分天下为郡与国,都直属中央,国是诸侯王的封地。
D.近幸,指受到帝王宠幸的皇妃、宫女之类,英往往假借皇威勾结朝臣干预朝政。
(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槪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忠才能突出,得到司徒举荐。他担任廷尉正时,就因才能突出获得美好的声誉,司徒刘恺
举荐他,建议让他担任机密职官,他被提拔担任尚书。
B.陈忠明习法律,执法务求宽大。他家世代主管刑法,他执法追求法律的宽大审慎,提出了废
除残忍的宫刑、精神失常的人杀人从轻发落等建议。
C.陈忠忧国忧民,不断上疏朝廷。皇帝执政之初,他主张征召聘用贤才;皇帝分封乳母,他上疏
反对;百姓流亡,盗贼并起,郡县隐匿不报,他上疏奏闻。
D.陈忠尊崇大臣,加强制度建设。他对于不符合国家制度的规泄,敢于上疏劝谏;因为他的提
议,九卿患病,朝廷就派使者前往慰问,增加赏赐钱布。
(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忠内怀惧懑而未敢陈谏,乃作《揺绅先生论》以讽,文多,故不载。
(2)时三府任轻,机事专委尚书,而灾皆变咎,辄切免公台。
11陈忠对元初三年皇帝关于大臣丧礼的诏书提岀了怎样的补充意见?请简要说明,不超过40
(
字。4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54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