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在桥边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作者海因里希·伯尔及其作品风格,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能够概括小说的情节,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掌握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小说的主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小说中所蕴含的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人性美好的追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惜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把握小说的结构。
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体会其人物形象。
探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
2.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小说中战争与人性的关系,体会作者对战争的反思。
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汲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思考人性在复杂环境中的坚守。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作者、字词、小说的基本情节和结构等基础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框架。
2.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如情节发展的关键节点、人物心理变化的原因等,引导学生思考,深入理解文本。
3.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小说的主题等较难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培养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朗读法:选取文中精彩的心理描写段落进行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展示战争中人们流离失所、满目疮痍的图片,配以低沉的音乐。
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们对战争有怎样的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战争的认识和感受。
3.教师总结:战争是残酷的,它摧毁了无数人的生活,让人们失去亲人和家园。今天,我们将走进海因里希·伯尔的小说《在桥边》,去感受战争背景下一个小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
1.简要介绍作者海因里希·伯尔
海因里希·伯尔是德国作家,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多以二战为背景,反映了战争给德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涵。
2.介绍小说的创作背景
《在桥边》创作于二战后,德国社会处于废墟重建阶段。战争的创伤使人们的心灵遭受重创,人们在反思战争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人性的美好。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小说的大致内容。
2.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他的身份是什么?
小说围绕主人公展开了哪些情节?
3.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主人公是一位在桥边负责数过往行人的我,是一名战争中的伤残者。
情节主要包括:我在桥边数行人,因战争伤残而对生活感到迷茫;我爱上了一位姑娘,为了能与姑娘见面而努力工作;我发现自己数行人的数字被上司怀疑,内心充满矛盾和挣扎。
(四)文本研读
1.分析小说情节结构(8分钟)
引导学生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脉络,划分情节层次。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
开端:介绍我在桥边数行人的工作及因战争伤残而对生活的消极态度。
发展:我爱上姑娘,为了能与姑娘见面而努力工作,数行人的数字不断增加。
高潮:我发现自己数行人的数字被上司怀疑,内心充满矛盾和挣扎。
结局:未明确交代我是否被发现及与姑娘的关系走向,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
提问:小说这样的情节结构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情节简洁明了,围绕主人公的情感和工作展开,层层递进,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思考。
2.分析人物形象主人公的心理变化(12分钟)
找出文中描写主人公心理的语句,体会其心理变化。
例如:
我因战争伤残,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对生活感到绝望和迷茫。
爱上姑娘后,我为了能与姑娘见面,努力工作,数行人的数字不断增加,此时我充满希望和动力。
当发现数字被上司怀疑时,我内心感到一阵疯狂的痛苦,陷入矛盾和挣扎。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主人公心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主人公心理变化的根源是战争。战争使他伤残,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爱情让他重新燃起希望;而上司对数字的怀疑又打破了他的希望,使他陷入痛苦。这一系列心理变化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同时也展现了人性在困境中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3.探究小说主题(10分钟)
提出问题:小说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对战争的反思:小说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身体上的伤残,更造成了心灵上的创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