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PAGE
PAGE1
中频炉使用“七要求”
1.熔炼、浇铸及行车吊运范围内不得设置人员聚集场所。
(1)机械企业重大事故隐患: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交接班室等5类人员聚集场所设置在熔融金属吊运跨或者浇注跨的地坪区域内的。
(2)“熔炼、浇铸及行车吊运范围内不得设置人员聚集场所”这一规定是出于以下重要的安全考虑:1)在熔炼过程中,熔炉内的金属处于高温熔融状态,可能会发生喷溅、爆炸等危险情况。浇铸时,高温金属液的流动也存在不确定性,一旦泄漏或溅出,会对周围人员造成严重的烫伤甚至危及生命。2)行车吊运过程中,吊运的重物可能会出现脱落、晃动等意外,如果下方有人员聚集,极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2.感应线圈进水管要实现快速切断,冷却水要设置压力、流量差、温度监测报警装置。
(1)中频炉感应线圈开路冷却水应设置进水压力、进水流量、每个回路出水温度等检测报警装置,闭路冷却水应设置进出水流量差、每个回路出水温度等检测报警装置;检测报警信号应独立连锁切断中频电源。检测历史数据应可查看,报警信号应安装到炉台上作业人员易于观察处置的位置,检测报警系统应配置不间断电源。
(2)设置感应线圈进水管快速切断装置以及冷却水压力、流量差、温度监测报警装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中频炉使用的安全性,及时发现和处理冷却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因冷却不足导致设备故障、火灾甚至爆炸等危险情况。
3.电源装置与炉体要设置隔墙,穿墙、穿层孔洞必须完全封堵。
(1)中频炉电容器柜、电源装置与炉体在同一层布置时,应设隔墙,动力管线穿墙、穿层孔洞应封堵(一体式炉座或开放式设置炉体、电容、控制柜的炉座除外)。
(2)完全封堵穿墙、穿层孔洞能够有效地防止灰尘、杂物、火焰、高温气体等在不同区域之间传递,保障电源装置的正常运行,降低火灾、短路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也有助于维持炉体内部的温度、压力等工作条件的稳定。
4.炉台必须设置两处及以上应急逃生路线。
炉台设置两处及以上应急逃生路线是极其重要的安全措施。这样的设置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更多的疏散选择。若一处逃生路线因火灾、烟雾、障碍物等原因受阻,人员可以迅速转向其他逃生路线,增加了成功逃生的可能性。
5.必须设置应急水源、应急电源、应急照明等设施。
(1)企业应设有炉体冷却应急备用水源,当正常冷却水供应中断时,应能自动转换。
(2)企业应设应急电源,在电中断的情况下,确保关键设备和系统的持续运行,如紧急通信设备、消防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以维持正常的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
(3)企业应设应急照明,在电力中断或光线不足的紧急情况下,为人员的疏散和救援行动提供必要的照明,帮助人们快速找到安全出口,避免恐慌和混乱。
6.炉下、炉前、浇铸区域要设置应急储存设施,不得有积水。
(1)冶金企业重大事故隐患:生产期间冶炼、精炼和铸造生产区域的事故坑、炉下渣坑,以及熔融金属泄漏和喷溅影响范围内的炉前平台、炉基区域、厂房内吊运和地面运输通道等6类区域存在积水的。
(2)设置应急储存设施是为了在突发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收集和储存可能泄漏的熔融金属、炉渣或其他有害物质,以防止其进一步扩散造成更大的危害。这些应急储存设施应具备足够的容量和强度,能够承受高温和可能的冲击。
(3)不得有积水是因为积水在遇到高温熔融金属时会迅速汽化,产生爆炸,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此外,积水还可能影响操作人员的行动,增加滑倒和摔倒的风险。
7.不得使用公称容量0.25吨及以上无磁轭的铝壳中频炉。
(1)无磁轭(≥0.25吨)铝壳中频感应电炉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装备。
(2)《铸造企业规范条件》(T/CFA0310021-2019)七章中铸造行业的生产设备,其中明确要求企业不应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装备,如无芯工频感应电炉、0.25吨及以上无磁轭的铝壳中频感应电炉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