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蔡丽楠:数据信托参与数据治理:理论逻辑与实现机制
数据信托参与数据治理:
理论逻辑与实现机制∗∗
蔡丽楠
〔摘要〕基于数据流通场景的数据治理和数据权利保护,以个人对个人信息/数据
的绝对控制权为理论基础;这种个人绝对赋权模式忽视信息/数据的社会属性和公共属
性,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数据的价值。传统信托制度参与数据治理与信托当事人理论和信
托财产理论等方面存在抵牾。当前实在法体系下,综合运用法律解释等法律方法能够为
数据信托参与数据治理提供制度可能。由传统信托理论出发,对未来数据信托制度的建
构必须基于数据收集阶段和数据流通阶段的具体区分,数据流通阶段是数据信托发生的
主要场景;可以采取修改法律以及出台司法解释等方式更新传统信托理论,使之更加契合
数据时代对数据权利保护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数据信托数据治理信义义务信息受托人
JEL分类号:G18K23K24
一、问题的提出
数据治理成为智能时代的重要议题之一,既表明数据在智能时代的基础战略地位,也意味
①
着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数字时代,曾经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的美好前景以及负面隐忧正
伴随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而逐步上演,为数据治理贡献不同理论和实践方案引起学者的持续讨
论。毫无疑问的是,在这场讨论中法学家以及法律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为“法律在广泛
的领域中,指引、计划和控制着我们的生活”(Hart,2012)。巴尔金教授于2016年提出的数据
信托理论成为这场讨论中的新进热点(Balkin,2016)。同年,中航信托与数据堂合作,发布了首
②
单总规模3000万元的数据信托产品。五年后,《MITTechnologyReview》杂志于2021年将“数据
∗∗蔡丽楠,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专家和编辑部的宝贵修改意见,文责自负。
①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列为与土地、资
本、劳动力、技术并列的五大生产要素,提出“加快培育要素市场”;同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再次提出“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数据资源清单管理机制,完善数据权属界定、开放共享、交易
流通等标准和措施,发挥社会数据资源价值。http://www.gov.cn/zhengce/2020-05/18/content_5512696.htm,2021年7月25日
访问。
②《问路数据信托中航信托发行首单数据资产信托》,https://www.financialnews.com.cn/trust/hyzx/201611/
108665.html。
66
2022年第1期
①
信托”列为“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上述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似乎都昭示着数据信托参与数据治
理的意义。
当前,国内外数据信托的法律讨论关涉到不同方面。本文的写作也意图参与到这场讨论中,
②
当然讨论不可能关涉到数据治理的所有方面。伴随我国个人信息/数据立法进程的加快,已经
初步建立起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规范体系。由信息汇聚而成的数据价值在数字经济时代
被社会所认可,数据科学决策成为政府、企业的共识。但数据作为资产的特殊属性使得数据的
拥有者及其享有者存在相互分离的现象。个人权利保护与政府监管未能突破“信任”不平衡的
权利结构藩篱,多年以来依赖政府单方赋权保护进行规制无济于补。为解决大数据时代“信任
赤字”问题,力图在英美普通法系的传统信托理论框架背景下,通过引入独立第三方的信托人作
为数据处理者,在数据拥有者、处理者之间建立信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