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课题29:
自然灾害
如皋市薛窑中学黄军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2。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3.分析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活动过程】
活动一:阅读课本107页第一、二两段文字,探讨下面的材料,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材料一印尼北部苏门答腊岛亚齐省海域2004年12月26日上午发生里氏8.9级地震,地震之后又发生了10多次强烈余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影响到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索马里、塞舌尔、肯尼亚等东南亚、南亚和东非国家,截至2月4日,这次灾难已造成超过29.2万人死亡,其中包括一些在灾区观光的外国游客。这是104年来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近40年来最严重的海啸之一。
材料二2008年1月26日开始,第三次大范围持续雨雪天气再次袭击我国南方.据了解,此次雪灾是我国50年以来最严重的。雪灾来时正是春节前夕,京广、沪昆铁路因断电运输受阻,京珠高速公路等“五纵七横”干线近2万公里瘫痪,22万公里普通公路交通受阻,14个民航机场被迫关闭,大批航班取消或延误,造成几百万返乡旅客滞留车站、机场和铁路、公路沿线。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
1。说说自然灾害的概念。根据你对概念的理解判断下列案例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2)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
2.结合课本阅读下列材料,分析自然灾害的特征。
材料一地震灾害虽然是自然界最难预测的灾害之一,但是在时间分布上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平静期与活跃期交替出现,一般十多年为一个循环周期.
材料二印尼北部苏门答腊岛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这次海啸造成该地区近30万人遇难。
=1\*GB2⑴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自然灾害的哪些特征?
=2\*GB2⑵讨论总结自然灾害的特征。
3.根据材料,结合课本,总结自然灾害的分类
材料:自然灾害的类型有:天文灾害(如太阳风暴导致通讯中断、磁暴等)、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霜冻雪灾等低温冷害、酷热、雷击、冰雹、大风、干热风、龙卷风、浓雾及沙尘暴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山崩、地陷等)、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巨浪,海冰、赤潮等)以及生物灾害(农林病虫草鼠害以及森林火灾等)。
活动二: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材料:人类很难完全改造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等环境,但可以对地面状况施加影响进而改造局部地区的环境.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相反,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致使环境更不稳定,导致多种自然灾害频发。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不断增多,影响范围也在扩大。
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活动三:阅读课本107-108页,结合以下三个材料,分析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材料一据联合国网站报道,2008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分别为2000年至2007年期间平均值的三倍和二倍。报告说,08年全球共发生了321次较大自然灾害,造成近23.6万人死亡,受灾人数达2。11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1810亿美元.
材料二新华网柏林12月29日发布公报说,2009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总损失约为500亿美元,仅为上年的四分之一。2009年自然灾害的总量达850场,明显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值770场.
材料三2010年5月,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干旱、低温冷冻和雪灾以及地震为主,受灾人口6457。1万人(次),因灾死亡157人(其中因森林火灾死亡16人),失踪22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84.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749万亩,其中绝收面积1434万亩;倒塌房屋10.7万间,损坏房屋43。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51。7亿元。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2008年属于巨灾年份,不列入统计比较),死亡(含失踪)人口数量增长1成,受灾人口数量增长5成,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和倒塌房屋数量增长7成,农作物绝收面积增长1倍,直接经济损失增长4倍。2010年5月份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明显重于常年同期,其中,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广东、重庆受灾较重。
讨论自然灾害的危害。
【课堂反馈】
单项选择题
1.自然灾害的成因类型包括()
①气象灾害②地质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地理湘教版一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练习.docx
- 高一地理湘教版一第三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ocx
- 高一地理湘教版一第三章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docx
- 高一地理湘教版一第三章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docx
- 高一地理湘教版一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学案).docx
- 高一地理湘教版一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docx
- 高一地理湘教版一第四章第三节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docx
- 高一地理湘教版一第四章第三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学案).docx
- 高一地理湘教版一第四章第四节中国的自然灾害(学案).docx
- 高一地理湘教版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学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