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煤矿避灾与自救互救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

一、自救互救根底知识

二、各类灾害事故时避灾自救与互救措施

三、创伤急救;一、自救、互救根底知识;;〔二〕井下自救、互救及避灾

的重要意义:

矿井发生事故后,矿山救护队不可能立即到达事故地点进行抢救。

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灾区人员正确开展救灾和避灾,能有效地保证灾区人员的自身平安和控制灾情的扩大。

实践证明,在事故发生初期,井下工人如能及时采取措施,正确进行救灾、自救、互救措施,可以减小事故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并在一旦发生事故时能有效地阻止事故扩大和迅速抢救人员,?煤矿平安规程?第九条规定:“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方案,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灾害预防和处理方案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煤矿企业每年必须至少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习。〞;(四〕发生事故时在场人员的行动原那么

1.及时报告

2.积极抢救

3.平安撤离

4.妥善避灾;灾害事故发生后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应利用或派出人员,迅速将事故的性质、发生地点、原因及危害程度向矿井调度室汇报。;灾区人员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向可能受威胁的人员发出警报。;准确地分析灾情:

1.分析事故的发生地点,并对灾害可能涉及的范围和灾害程度作出判断。

2.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发生地点,结合井下巷道布置、通风系统、人员分布等情况,迅速判断有无诱发和伴生其它灾害事故的可能性。

3.了解、掌握自己所在地点的平安条件,人员伤亡情况,判断现场有无进行抢救的手段和条件。;当灾害事故开展迅猛,无法进行现场抢救,或灾区条件急剧恶化。可能危及人员平安时,或接到上级撤退命令时,井下职工应立即有组织地撤离灾区。;撤离灾区前,应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方案?的要求和灾变发生后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的目的地。;所有遇险人员都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各行其事,单独行动。途中遇到溜煤眼,积水区,冒落区等危险地段时,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事故会造成灾区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增高,危及人员生命平安。因此撤退前,所有遇险人员必须使用必备的防护用品和器具,特别是自救器,以防有毒有害气体侵袭,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五〕自救器和避难硐室;;自救器的分类和使用方法;它是利用装有化学氧化剂的滤毒装置将有毒空气氧化成无毒空气供佩戴者呼吸用的呼吸保护器。仅能防护一氧化碳一种气体。适用于灾区内空气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8%和一氧化碳浓度不高于1.5%。

由于其局限性,因此并不能完全保证佩戴者的平安。为此,世界上不少国家〔如美国、法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都已经或正在淘汰过滤式自救器。;它是利用化学生氧物质产生氧气,供矿工从灾区撤退脱险用的呼吸保护器。用于灾区环境大气中缺氧或存有有毒有害气体的条件下。;;它是利用压缩氧气供氧的隔离式呼吸保护器,是一种可反复屡次使用的自救器,每次使用后只需要更换新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钙吸收剂和重新充装氧气即可重复使用。用于有有毒气体或缺氧的环境条件下。;1)使用方法。

①携带时挎在肩膀上。

②使用时,先翻开外壳封口带扳把。

③再翻开上盖,然后左手抓住氧气瓶,右手用力向上提上盖,此时氧气瓶开关即自动翻开,随后将主机从下壳中拖出。

④摘下帽子,挎上挎带。

⑤拔开口具塞,将口具放入嘴内,牙齿咬住牙垫。

⑥将鼻夹夹在鼻子上,开始呼吸。

⑦在呼吸的同时,按动补给按钮,大约1—2s,气囊充满后立即停止(使用过程中发现气囊空,供气缺乏时,按上述方法操作)。

⑧挂上腰钩。

2)本卷须知。

①高压氧气瓶储装有20MPa的氧气,携带过程中要防止撞击磕碰,或当座垫使用。

②携带过程中严禁开启扳把。

③佩用撤离时,严禁摘掉口具、鼻夹或通过口具讲话。;小常识:;2、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是供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设施。分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2种。;永久避难硐室事先设在井底车场附近或采区工作地点平安出口的路线上。对其要求是:设有与矿调度室直通,构筑巩固,净高不低于2m,严密不透气或采用正压排风,并备有供避难者呼吸的供气设备(充满氧气的氧气瓶或压气管和减压装置)、隔离式自救器、药品和饮水等;设在采区平安出口路线上的避难硐室,距人员集中工作地点应不超过500m,其大小应能容纳采区全体人员。;临时避难硐室是利用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由避灾人员临时修建的;所以,应在这些地点事先准备好所需的木板、木桩、粘土、砂子或砖等材料,还应装有带阀门的压气管。避灾时,假设无构筑材料,避灾人员就用衣服和身边现有的材料临时构筑避难硐室,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侵入。;在避难硐室内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