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散文风格鉴赏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哪位作家的散文风格被称为“散文化”?
A.朱自清
B.鲁迅
C.林清玄
D.冰心
2.在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对比、拟人、排比
B.拟人、比喻、夸张
C.比喻、拟人、象征
D.比喻、排比、象征
3.散文《背影》中,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表达了父爱?
A.背影、眼神、动作
B.脸色、眼神、语言
C.身材、动作、表情
D.神态、眼神、语言
4.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作者对北京秋天的描绘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A.象征、象征、比喻
B.象征、对比、比喻
C.对比、象征、夸张
D.象征、夸张、对比
5.散文《荷塘月色》的开头部分,作者采用了哪种叙述手法?
A.概括叙述
B.具体叙述
C.顺叙
D.倒叙
6.散文《背影》的结尾部分,作者采用了哪种叙述手法?
A.描写
B.议论
C.说明
D.交代
7.在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描绘荷塘美景?
A.比喻、拟人、对比
B.拟人、比喻、象征
C.象征、比喻、夸张
D.象征、夸张、对比
8.散文《背影》中,作者通过哪些描写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
A.描写、议论、说明
B.描写、象征、比喻
C.描写、对比、夸张
D.描写、比喻、象征
9.在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荷塘夜景的喜爱?
A.象征、对比、夸张
B.拟人、比喻、象征
C.对比、象征、夸张
D.象征、比喻、对比
10.散文《背影》的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的辛苦?
A.脸色、眼神、动作
B.肢体、表情、动作
C.神态、眼神、语言
D.神态、动作、语言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哪些散文作品被誉为“现代散文的开山之作”?
A.《背影》
B.《荷塘月色》
C.《故都的秋》
D.《背影·背影》
2.以下哪些散文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A.《荷塘月色》
B.《背影》
C.《故都的秋》
D.《背影·背影》
3.以下哪些散文作品的作者被誉为“现代散文大师”?
A.朱自清
B.鲁迅
C.林清玄
D.冰心
4.以下哪些散文作品的题材主要描写自然景观?
A.《背影》
B.《荷塘月色》
C.《故都的秋》
D.《背影·背影》
5.以下哪些散文作品的风格属于“散文化”?
A.《背影》
B.《荷塘月色》
C.《故都的秋》
D.《背影·背影》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散文《背影》的作者朱自清是现代散文的代表人物。()
2.散文《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
3.散文《故都的秋》的作者鲁迅是现代散文的奠基人。()
4.散文《背影》主要描写了父子情深。()
5.散文《荷塘月色》以描绘荷塘夜景为主题。()
6.散文《故都的秋》以描绘北京秋天的景色为主题。()
7.散文《背影》中,作者通过父亲的形象表现了父爱。()
8.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通过荷塘美景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9.散文《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北京秋天的特色。()
10.散文《背影·背影》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简述朱自清散文《背影》中“背影”意象的象征意义。
答案:在《背影》中,“背影”意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首先,“背影”象征着父亲的形象,代表了父爱的深沉和无私;其次,背影也象征着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体现了作者对家的眷恋和思念;再者,“背影”还象征着人生的艰辛和不易,表达了作者对父亲辛勤劳作的敬佩和感激之情。通过“背影”这一意象,朱自清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家庭、社会乃至人生哲理融为一体,展现了散文的深刻内涵。
2.题目:分析散文《荷塘月色》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答案: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生境遇的对比,突出了散文的主题。首先,作者将荷塘月色的宁静优美与都市的喧嚣繁杂形成对比,凸显了自然之美和宁静生活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比作者在荷塘月色中的愉悦心情与现实的孤独寂寞,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散文的意境更加鲜明,主题更加深刻。
3.题目:阐述散文《故都的秋》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答案:《故都的秋》中,鲁迅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以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独特感受。例如,将故都的秋天比喻为“一位老朋友”,象征着故都的历史沉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秋天的景色比喻为“一幅画卷”,象征着故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散文的生活化与艺术化结合试题及答案.docx
- 散文的情感表达方式试题及答案.docx
- 散文练习与表达能力考量试题及答案.docx
- 散文的风格与作者个性试题及答案.docx
- 散文的风格特征试题及答案.docx
- 散文美与修辞研究,试题及答案.docx
- 散文艺术鉴赏能力评估试题及答案.docx
- 散文结构与主题表达的结合试题及答案.docx
- 散文语言的魅力与表达试题及答案.docx
- 散文赏析能力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