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历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盐城市步凤中学七年级历史备课组(人教版)15、明朝君权的加强复习时间人物事件1368年1402年1421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年号洪武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分理朝政废行省,设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军政设锦衣卫,监视、侦查臣民八股取士,只求忠实不求学问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年号永乐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继续执行削藩政策增设特务机构东厂(明太祖)(明成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中外交往与冲突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6课中外交往与冲突学习目标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提高观察、分析图片、史料的能力;体会郑和远航的盛况和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高超。第16课中外交往与冲突重点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难点:了解基本的时空概念。logo第16课中外交往与冲突主要内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一、郑和下西洋讨论活动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如何?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郑和下西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郑和郑和(1371—1433年)原姓马,小字三宝,回族。中国乃至世界伟大的航海家。12岁入伍,此后跟随朱棣,屡立奇功。他为人聪明能干,很有抱负。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提拔他在宫内做官,赐姓郑,又称三宝太监。郑和郑和宝船郑和下西洋郑和塑像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刘家港占城天方木骨都束时间:1405年—1433年次数:7次规模:最大船长44丈宽18丈船数:每次船只200多艘人数:每次出海2.7-2.8万人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地区最远: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郑和下西洋的条件1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全体船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客观条件:2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出生回族又皈依佛门,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教义。主观因素: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意义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众、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是明王朝强盛的直接表现。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家的友好关系。郑和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后的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航海家,堪称“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印尼郑和清真寺江苏太仓刘家港二、戚继光抗倭讨论活动“倭寇”是指日本的哪些人?他们给我国东南沿海造成了怎样的灾难?戚继光是如何平息倭患的?我们应该学习抗倭英雄戚继光怎样的高尚品德?戚继光1戚继光(1528-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卒谥武毅。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戚继光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表达了他以民族安危为己任,消除倭患,保卫海防的决心和志向。2戚继光3浙江戚公像4福建戚公祠5戚家军抗倭倭寇:十四世纪初叶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了的一些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寇”。明初开始,倭寇对中国沿海进行侵扰,从辽东、山东到广东,倭寇到处烧杀抢掠,沿海居民深受其害。戚家军:戚家军是以浙江义乌东阳的农民和矿工为主组建的一支抗倭队伍,因为戚继光而得名。具有着严明的军纪,严格的训练,先进的装备,和百战百胜的战绩。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的倭寇。开赴福建、广东剿灭那里的倭寇。东南沿海倭患终于平息。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讨论活动葡萄牙人什么时候攫取了澳门的居住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