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近代史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了解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01分析总结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02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Why?1、怎么办?列强入侵造成深重灾难———阶级矛盾尖锐2、为支付赔款,清廷横征暴敛《万大洪告示》:“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曾国藩奏折:“昔日卖米三斗……今日卖米六斗”3、灾荒连年1846-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连续遭到严重的水旱灾害,两广地区也是水、旱、蝗灾不断。4、五口通商波及两广、福建、湖南、江西百万百姓,斗争最激烈5、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农民阶级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42-50年达百次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著作:《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

教义:拜上帝、人人平等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打倒“阎罗妖”???

理论基础:西方基督教农民平均主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1853年,太平天国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并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这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的纲领,又是太平天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国制度和政策。《天朝田亩制度》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1859洪仁玕《资政新篇》1)内容:政治——学习西方制度;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文教——新式学堂、医院等2)核心思想:发展资本主义,富国强民。3)意义:近代第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案。4)局限性: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迫于形势也没有实施二、农民战争的意义与局限1、反封建主义和反对外来侵略对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加速其衰败对外: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抗击侵略A、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2、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历时14年、转战18省,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政权。3、《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提出。4、生活方式的改革。▲“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一夫一妻,理所宜然”,“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设女官,有女军师、丞相、指挥、将军等;▲严禁吸食鸦片与鸦片贸易▲妇女放足、男子不再留辫。B、太平天国起义的败因与教训客观原因之二: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课本p45)。落后、迷信的宗教思想绝对平均主义保留儒家伦理纲常对外国人的态度1、客观原因之一: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01主观原因之二:指导思想错误2、主观原因之一:领导集团的腐化02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1、背景与原因背景:内忧: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入侵原因:(1)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2)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威力的刺激(3)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影响一、洋务运动的兴办2、理论基础:中体西用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沈毓桂《万国公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劝学篇》,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上升为理论体系并付之实践。3、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央:奕(恭亲王)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第一阶段:自强。第一阶段大致从1861年到1872年,强调建立翻译馆、新式学堂及派遣留学生来吸纳西洋的火器、机器、科学知识,并培养技术和外交的专业人才;推行一些确保与西方列强良好关系的外交措施,以便使中国能够获取这些国家造船和军火装备的秘诀。此时是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派丝毫不承认需要西方的其它任何东西。4、主要内容第二阶段:求富。随着自强运动的推进,国人越来越认识到,财富是权力的基础——国家要强大就必须富有。新式国防远比传统国防花费大,必须有更好的交通、工业和企业作支撑。李鸿章在1876年宣称:“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因此,在1872-1885年,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如轮船、铁路、开矿和电报等。这类“洋务”逐渐被看作是“时务”,因为它们乃针对国家的急迫事务而开办。创办民用工业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