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4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湖北盘龙城遗址出土陶器分类,在影响陶器风格的因素中,I群为二里岗文化因素,Ⅱ群为本地文化因素,Ⅲ群为周边文化因素,IV群初步判定为江西等地南方文化因素。这反映出盘龙城遗址文化
A.代表了南方文化的最高水平 B.具备多元文化交融的特征
C.因地理位置优越而兼收并蓄 D.主要受中原地区文化影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中国湖北)。根据材料“下图为湖北盘龙城遗址出土陶器分类,在影响陶器风格的因素中,二里岗文化因素,本地文化因素,周边文化因素,江西等地南方文化因素”结合所学可知,从出土陶器包含多种不同来源的文化因素,如二里岗文化、本地文化、周边文化以及江西等南方文化因素,能够明显看出盘龙城遗址文化具备多元文化交融的特征,B项正确;题干仅列举了盘龙城遗址出土陶器的多种文化因素,未将其与南方其他文化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其代表南方文化最高水平,排除A项;题干主要反映了盘龙城遗址出土的陶器风格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关于盘龙城遗址地理位置优越以及文化“兼收并蓄”原因的相关表述,排除C项;虽然有二里岗文化因素(与中原文化相关联),但同时还有本地文化因素、周边文化因素以及南方文化因素等,不能得出主要受中原地区文化影响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2.西周中后期的青铜器铭文中开始出现以田易物的零星信息。如卫孟铭文记载:矩伯重获贵族身份后,为了参加周天子在丰都举行的朝会诸侯的典礼,用十三田(每田约百亩)向从事工商业的贵族裘卫换取一件玉璋、两件赤色玉琥、两件鹿皮披肩和一件杂色蔽膝。这反映出当时
A.私营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B.宗法礼乐制名存实亡
C.土地私有化趋势的出现 D.中央与地方关系松散
【答案】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后期(中国)。结合所学所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施的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贵族的土地不能进行交易;西周中后期矩伯用土地与贵族裘卫交易各种物品,反映出当时土地逐渐沦为贵族的私产,C项正确;春秋时期,“工商食官”制度被打破,私营工商业者出现并繁荣发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矩伯为了参加周天子主持的典礼,用土地交易换取符合自身地位的物品,这一行为深受宗法礼乐制度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西周中后期土地私有化趋势显现,与“中央与地方关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全国分为十五道,各置采访处置使,负责察访地方官政绩。天宝末年,又兼黜陟使。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改采访处置使为观察处置使(地方军政长官),“掌所部善恶”。上述变化表明,唐朝
A.中央政府权威下降 B.注重强化基层教化
C统治秩序土崩瓦解 D.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答案】A
【解析】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开元年间设置采访处置使,负责察访地方官政绩,这样做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到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采访处置使改为观察处置使,材料中观察处置使是地方军政长官,这就说明这一时期,观察处置使同时具有监察权和地方管理权,实际上达不到对地方监察的效果,A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变化,没有涉及基层管理,排除B项;虽然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但说统治秩序土崩瓦解过于绝对,唐朝此后还维持了很长时间的统治,排除C项;D项表述与题意矛盾,材料体现的是到唐朝中后期,监察制度已经起不到对地方的监察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4.有学者研究,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当时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还对地质学化石、宇宙起源、大地自转、日食与月食等问题都有见解阐述。于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其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B.已摒弃天命的绝对权威
C.生成了“为往圣继绝学”的口号 D.植根于“格物致知”的精神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朱熹在《尧典》注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西省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西省赣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山东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校际联考物理试题 A(解析版).docx
- 山东省潍坊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NT20名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