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马说》同步练习(无答案.pdf

学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马说》同步练习(无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马说》同步练习

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lì()之间。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sù()一石()。

(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奴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骈死于槽枥之间骈: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槽枥:___________

...

(3)一食或尽粟一石石: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以千里称也称:__________________

(5)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才美不外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多义词。

(1)策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2)能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3)安安求其能千里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古今异义,

(1)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是马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判断词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复数或列举

(4)故虽有名马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虽然

6.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千里/称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默写。

(1)世有伯乐,________________。(2)马之千里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中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的一一种记述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记述

文体,却讲究文采。

B.“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润、苏轼、

文档评论(0)

155****24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