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所表达的生命力量,感受其中蕴含的阳刚之美和民族精神。
2.学习文中运用的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并能进行简单的语言仿写。
3.理解文章通过描写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赞美了黄土高原人民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激发学生对生命力量的认识和对民族精神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安塞腰鼓所展现的生命内涵,体会作者对生命力量的赞美之情。
掌握文中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能在写作中恰当运用。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感受安塞腰鼓所蕴含的独特民族精神,理解这种艺术形式与黄土高原人民性格之间的内在联系。
能够准确把握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通过朗读将这种情感传递出来。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本的情感和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文中的重点语句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资源,创设与安塞腰鼓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其魅力,增强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精彩视频,画面中黄土高原上,一群陕北汉子尽情挥舞着腰鼓,鼓声震天,尘土飞扬,展现出磅礴的气势。
2.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们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用一些词语来描述,如震撼、激动、热血沸腾等。
3.顺势导入: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刘成章先生的《安塞腰鼓》,一同去深入感受这独特的艺术形式所蕴含的巨大魅力和深刻内涵。
(二)复习旧知(5分钟)
1.请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并回答:文章围绕安塞腰鼓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明确:文章依次写了安塞腰鼓的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三个部分。
2.提问:上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表演前的部分,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学生回答后总结:表演前,作者先写了背景,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等,描绘出了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风情和人物风貌,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又充满力量感的氛围,为下文腰鼓表演的精彩呈现做了铺垫。
(三)精读课文,感受腰鼓魅力(25分钟)
1.研读表演中部分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620自然段,要求边读边思考:这部分内容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安塞腰鼓的表演?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鼓响的声音: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击鼓的动作: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神情: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分析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出示句子: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此句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鼓点比作骤雨,流苏比作旋风,脚步比作乱蛙,瞳仁比作火花,风姿比作斗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腰鼓表演时的热烈、豪放,突出了后生们的活力与激情,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让学生仿照这个排比句进行语言练习,如描写一场精彩的运动会:闪电一样,是飞驰的选手;惊雷一样,是助威的呐喊;烈火一样,是燃烧的激情;星辰一样,是闪耀的奖牌;蛟龙一样,是矫健的身姿。
分析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提问:这些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反复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强调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同时使文章的情感表达更加强烈,层次更加分明。每一次出现都在加深读者对安塞腰鼓的印象,突出了其独特的魅力。
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描写后生们神情变化的语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全文明施工责任书.docx
- 安全施工及应急措施方案.docx
- 安全施工协议书 (1).docx
- 安全施工协议书.docx
- 安全施工协议范本模板.docx
- 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54765.docx
- 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docx
- 安全施工方案.docx
- 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52810.docx
- 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