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端午节的文化演讲稿8篇 .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端午节的文化演讲稿8篇

端午节的文化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端午节前,学校举行了包粽子的活动,同学们都跃跃欲试,

请来家长教我们包粽子。我也很兴奋,但是下午睡过头了,快3点

才起床。

来到学校,我并不知道同学们已经在饭堂里开始包粽子了,

所以在教室里苦苦等了40分钟,直到同学们和老师回来。不过,

在等待中,我获得了一个对日后生活非常有用的启示:

做任何事情宁可提前做好准备,累一点苦一点,也不要到最

后期限或是别人再三催促你才急急忙忙地赶着做,这样做出来的

东西十分粗糙或者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我睡过头了,然后急急忙忙地奔向学校,最后还是没赶上参

加包粽子活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还有一次,周末都在玩,

直到星期天晚上7点钟才写作业,导致作业质量差,星期一被老

师叫进办公室批评一顿。

假期到最后才赶作业,别人再三催促才做事情,等到最后才

急急忙忙地做事情的坏习惯我要改掉,万事都要有充分准备,这

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第1页共14页

端午节的文化演讲稿篇2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

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

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

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

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

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

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

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

明的结晶,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启发个人对社会、国家、民

族之责任感。通过对史事之理解,使能以古鉴今,体会人类社会

之古今变革。从而了解历代治乱兴衰、重要制度、学术思想、经

济发展、中外交通、宗教传播及史学名著等各方面之基本史实,

培养出思辨及评价史事之能力,使能确立个人对中国历史之基本

概念。

综观世界文明史,任何一种古代文明的形态,都没有像中国

这样,有着数千年绵延不断、独立发展的悠久历史。透过中国所

第2页共14页

有这些发明创造与智慧结晶,不难看出中国古代推荐励志名言排

行榜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世界文化的推动

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认识及了解中国历史之发展,加强我们

对中国历史及文化之认同。培养优良品格,从而建立积极之人生

观。

端午节的文化演讲稿篇3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五颜六色的旗子被夹在岸边展示饺子馆,袜子和凌

波在水里玩。最后人空悲凉,曲亭前水车呼。”刘禹锡的《竞渡

曲》描写的是沅江的一场龙舟赛。端午节,门口放满了艾草,香

香满满,吃粽子,洒白酒,把龙舟下水。这些都是端午节最热闹

的活动。传统节日是民族智慧和文化遗产的结晶,是民族的精神

家园。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凸显了

整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分布广泛,但能保持强

烈的民族认同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节日民俗的存在。这些节日

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精

神。当端午节——到来时,我们应该弘扬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

2004年,韩国宣布端午节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年,端午节被正式认定为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用震惊来形

容这个消息可能有些夸张,但至少发人深省。我们祖先留下的传

第3页共14页

统已经成为其他国家的瑰宝。作为中国人的后代,我们内心是怎

样的感受?

不用说,这么多年来,中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是离不开吃。

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绿饺子,元宵节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

春节就更不用说了。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中国传统节日

最鲜明的饮食习俗——。如今,满足温饱的人们正在全面走向小

康社会。他们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传统节日的吸引力突然失去了

它独特的魅力。

文档评论(0)

189****9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