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牛泰勒虫病诊断技术》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牛泰勒虫病(Bovinetheileriosis)是由泰勒虫科、泰勒虫属的原虫感染动物
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引起的血液原虫病。在我国,致病性较高的牛泰勒虫病病原主
要是环形泰勒虫,由小亚璃眼蜱和残缘璃眼蜱传播,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13省,
其致死率为5.6~40%。近年的调查显示,在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也有该病原的
存在。瑟氏泰勒虫和中华泰勒虫致病性相对较弱,主要由血蜱属硬蜱传播,在我
国全国范围内均有分布。瑟氏泰勒虫和中华泰勒虫感染后,一般不会引起动物死
亡,但动物在自然放牧情况下,泰勒虫病经常是由几种病原混合感染引起,且感
染持续时间较长,导致动物免疫力降低从而易感其他疾病。动物感染泰勒虫后,
会出现高热、贫血、体表淋巴结肿胀、消瘦的症状,重症病例会出现死亡。由于
本病是由蜱传播病原引起,所以会发生反复感染,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
失。因此,制定简单快速、敏感度高、特异性好的标准化检测方法,对有效预防
该病、降低经济损失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关于征集2023年度动物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的通知》,中国农业
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等8家单位在已制定的NY/T3464-2019《牛泰勒虫病诊
断技术》农业行业标准基础上,申请承担《牛泰勒虫病诊断技术》国家标准的制
定工作。
《牛泰勒虫病诊断技术》国家标准归口于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计划项目编号为T-326。
2、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项目的起草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甘肃
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
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大学、泰州蕾灵百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生产建设
兵团畜牧兽医总站、廊坊市农业农村局。
(1)罗建勋研究员,标准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标准起草的总体工作、任
1
务分工、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起草,以及征求同行专家意见、联系技术复核单位、
送审等工作。根据分工,定期组织会议调整工作进度和方式。全面负责标准的审
阅、修订工作。
(2)刘军龙研究员,负责标准初稿起草与修改、技术标准化、征求意见汇
总处理、征求意见后的修改等工作。起草编制说明,是技术标准化实验的主要操
作者。
(3)梁斌、关贵全等人参与标准初稿起草与修改、征求意见后的修改和联
系技术复核单位等工作;殷宏参与标准初稿起草与修改。
(4)赵帅阳、李志参与标准初稿起草与修改和技术标准化、标准样品制备
等工作。
(5)李志新、李文京等其他人员参与标准文稿征求意见后的校稿。
3、主要工作过程
要按标准各阶段为单位分别编写。列出各阶段的关键内容。征求意见、审查
阶段的主要内容要详细给出。征求意见要对征求对象的代表性、回复情况、意见
处理情况进行总结说明。
(1)起草阶段
根据通知要求,我们对现有的文献和标准技术库的相关材料进行了梳理,明
确了牛泰勒虫病现有的诊断技术及其应用情况。结合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工作,
确定了标准的编制工作方案。本标准设计的检测技术包括血涂片显微镜检测、用
于区分鉴定牛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牛泰勒
虫通用ELISA血清学检测方法。因血涂片显微镜检测方法采用的是《OIE陆生动
物诊断试验与疫苗手册》方法,故本标准中只对PCR方法及ELISA方法开展验证
使其标准化,并进行复核实验。
上述工作完成后,标准起草工作组开始本标准的起草工作,于2023年4月完
成了标准的初稿。然后,所有起草人对初稿进行修改。
(2)征求意见阶段
2024年5月-6月,按照标准申报要求,将《牛泰勒虫病诊断技术》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发送至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扬
2
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藏自治区农牧科
学院、新疆农垦科学院、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动物疫病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