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派特灵用于女性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相关疾病专家共识2025
1背景、目的及意义
女性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及相关疾病严重影响女性健康,是全球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我国≥20岁普通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率约为15.0%[1];子宫颈细胞学正常、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HSIL)和浸润癌高危型HPV(highriskHPV,HR-HPV)的检出率分别为15.6%、69.8%、86.0%和88.7%[2]。低危型HPV感染可致下生殖道良性增生性病变如尖锐湿疣等,而HR-HPV持续感染是外阴/阴道/子宫颈病变或癌的高危因素。尖锐湿疣的治疗手段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法消除疣体,但治疗后容易复发。目前,对于
HR-HPV感染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外阴/阴道/子宫颈LSIL适合并选择保守观察者,在观察期间也有部分患者出现病变进展;部分经物理治疗及锥切术后子宫颈病变患者,仍面临HR-HPV持续感染的后续处理问题。这些均为HPV感染及其相关疾病面临的难点和热点临床问题。
中成药在治疗病毒感染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派特灵为中草药复合制剂,在国内广泛应用于HPV感染及相关疾病20余年,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对派特灵治疗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进行了系列探索。《中国尖锐湿疣临床诊疗指南》也将该制剂作为推荐用药之一[3]。关于派特灵的临床应用范围、疗效评价目前尚无相关专家共识可供参考。为给临
床合理使用派特灵提供参考,基于目前国内研究及专家经验,由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立项,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女性生殖道疾病分会组织国内从事HPV感染、子宫颈病变的妇产科、皮肤性病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药学、方法学专家,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基于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共同讨论并制定本共识。
2共识形成方法
本共识于2024-10-08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http:
//)进行注册(PREPARE-2024CN739)。
2.1临床问题构建
以派特灵临床应用范围、疗效评价、推荐意见作为调查内容共设计3轮问卷。
第1轮问卷邀请全国44名专家参与调查以明确临床应用范围,包括妇科专家33名、皮肤科专家3名、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学等领域专家8名,所在单位包括全国各地三级甲等医院37家。结果显示,95.45%(42/44)的专家熟悉派特灵。综合分析文献质量、数量和调查问卷结果,针对派特灵应用范围,将专家共识度≥70%的疾病纳入本共识讨论范围,包括:尖锐湿疣(95.45%,42/44)、HR-HPV感染(88.64%,39/44)、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1/CIN2 (81.82%,36/44)和外阴/阴道LSIL(75.00%,33/44)。第2轮问卷针对派特灵临床疗效评价。基于前2轮问卷调查确定临床问题,按照
PICO(participants,intervention,comparison,outcome)原则进行结构化分析,其中,P包括尖锐湿疣患者、HR-HPV感染者、CIN1/CIN2患者、外阴/阴道LSIL患者、子宫颈病变术后HR-HPV持续感染患者;I包括派特灵单用、派特灵联合物理/手术治疗;C包括物理/手术治疗或空白对照;O包括疗效特点(治愈率、复发率、HPV转阴率、病灶消退率等)及安全性(不良反应)。
2.2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根据PICO问题设置,纳入派特灵治疗尖锐湿疣、HR-HPV感染、CIN1/CIN2、外阴/阴道LSIL、子宫颈病变术后HR-HPV持续感染相关的系统综述、荟萃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非RCT和观察性研究。对于能够应用荟萃分析或RCT进行评
价的结局指标,不纳入非RCT和观察性研究;对于无法应用荟萃分析或RCT进行评价的结局指标,应用非RCT或观察性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 第七单元 “整理与提高”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2025年司钻(井下)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2).pdf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招聘教师真题2024 .docx
- 2024年11月全国事业单位考试联考B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 .pdf
- 酱油中铅的测定能力验证结果与整改情况分析.docx
- 2024年5月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公安联考结构化面试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9套全 .pdf
-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 文化传承与保护 大单元教学设计 .pdf
- Unit 4 My Mother Is a Doctor Fun time 教案 陕旅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2025年陕西省高级焊工职业技能鉴定备考试题(附答案) .pdf
- 第四单元 植物的生长(单元测试) 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