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平面梁单元的应力分析
一悬臂梁受力如图所示,已知材料参数10,
E210Pa,泊松比0.25
要求如下:
1.分别用梁单元和平面单元求解。
2.比较精度以及列举提高精度的措施。
3.提高力F,打开几何非线性选项,分析现象。
4.改变尺寸,讨论剪切变形的影响。
5.梁中间挖小孔,讨论应力集中的现象。
本题采用ABAQUS进行分析求解。
1.分别用梁单元和平面单元求解。
1.1.采用梁单元求解
1.1.1.步骤简述:
进入部件模块,选择2D,可变形模型,线,图形大约范围12(长度单位按
m)。进入草图,选用折线,从(-5,0)→(5,0)绘出梁的轴线。
进入属性模块,创建截面几何形状,命名为Profile-1,选矩形截面,按图输入
数据,a=0.25,b=0.5。定义截面力学性质,命名为Section-1,梁,梁,截面几
2
何形状选Profile-1,输入E=2e10(程序默认单位为N/m),ν=0.25,关闭。定义
梁方向,关闭。将截面的几何、力学性质附加到部件上。
进入组装模块,生成实体。
进入分析步模块,创建分析步,全部默认,非线性开关:关。
进入载荷模块,施加位移边界条件,约束u、u、u各自由度。创建载荷,
12R3
性质:力学,选择集中力,选中梁的另一端,施加F(CF2)=-120000(程序默认
y
单位为N)。
进入网格模块,对实体部件进行:撒种子,种子间距0.125。划网格。
进入作业模块,建立job-1选择完整分析,其余不变,提交计算。
进入可视化模块,查看结果。
1.1.2.结果分析:
梁单元应力云图如图1.1
图1.1
点击右上角的键查询可得:
梁端部最大竖向位移(即81节点处):-0.769404m;
梁中间节点竖向位移(即41节点处):-0.24072m。
进入创建XY数据,场变量输出,选择空间位移U2,单元编号添加81(端
结点)、41号(梁中结点)两节点,绘制出位移时间曲线如图1.2;
图1.2图1.3
同理,查询得:
固定端处最大正应力(1节点处):1.1448e8pa
梁中间节点上表面正应力(41节点处):5.688e8pa
同样绘制出的应力时间曲线如图1.3。
1.2.采用壳单元求解
1.2.1.步骤简述:
这里不再详述,需要注意的是:创建部件时,选二维,可变形,壳,进入草
图做一个长10m,高0.5m的矩形,截面时应该选用实体,均质,平面应力厚度
为0.25m,q其余与梁单元建模类似。
1.2.2.结果分析:
应力云图见1.4图
图1.4
点击右上角的键查询可得:
梁端部最大竖向位移(即81节点处):-0.82025m;
梁中间节点竖向位移(即41节点处):-0.25751m。
进入创建XY数据,场变量输出,选择空间位移U2,单元编号添加81(端
结点)、41号(梁中结点)两节点,绘制出位移时间曲线如图1.5;
图1.5图1.6
同理,查询得:
固定端处最大正应力(1
文档评论(0)